ZKX's LAB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 (g)+3H 2 (g) 2NH 3 (g) △H=-93.0kJ mol;另据报道,一定条件下:2N 2

2020-10-02知识3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1)燃烧热为1mol物质完全燃烧得到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第一个反应×13-第二个反应×16,即可得到氢气的燃烧热方程式:H2(g)+12O2(g)=12H2O(l),△H=-286.0kJ/mol,故答案为:-286.0;(2)A.合成氨反.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 (g)+3H 2 (g) 2NH 3 (g) △H=-93.0kJ \/mol;另据报道,一定条件下:2N 2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 (1)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因为合成氨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可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三种物质的浓度比恰好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三种物质的浓度比恰好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能只是某一时刻的比值,不能证明是否达到平衡,故C错误;D.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断开3a个H-H键的同时形成6a个N-H键,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E.反应容器中N2、NH3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故选:ABE;(2)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提高,故A正确;B.催化剂只能够同等程度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不移动,氢气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提高,故D正确;故选:AD;(3)温度越大,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 (g)+3H 2 (g) 2NH 3 (g) △H=-93.0kJ \/mol;另据报道,一定条件下:2N 2

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化工生产原理是(  ) 分析:A.合成氨工业中,利用氨易液化,分离出N2、H2循环使用,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的产率增大;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C.电解池的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吸收塔中SO3如果用水吸收,发生反应:SO3+H2O═H2SO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易导致酸雾形成,阻隔在三氧化硫和水之间,阻碍水对三氧化硫的吸收;而浓硫酸的沸点高,难以气化,不会形成酸雾,同时三氧化硫易溶于浓硫酸.A.合成氨工业中,利用氨易液化,分离出N2、H2循环使用,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的产率增大,故A正确;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强烈爆炸生成氯化氢气体,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故B错误;C.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是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氧化钠,故C错误;D.吸收塔中SO3如果用水吸收,发生反应:SO3+H2O═H2SO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易导致酸雾形成,阻隔在三氧化硫和水之间,阻碍水对三氧化硫的吸收;而浓硫酸的沸点高,难以气化,不会形成酸雾,同时三氧化硫易溶于浓硫酸,所以工业上从吸收塔顶部喷洒浓硫酸作吸收液,最终得到“发烟。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 (g)+3H 2 (g) 2NH 3 (g) △H=-93.0kJ \/mol;另据报道,一定条件下:2N 2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2 (g)+3H 2 (g) 2NH 3 (g) △H=-93.0kJ /mol;另据报道,一定条件下:2N 2

合成氨工艺原理 CO+H2O(汽)=CO2+H2+41.2 KJ/mol 这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从平衡原理可知,压力对反应平衡没有影响,降低温度、增加过量的水蒸汽或脱除反应生成物CO2,。

化学反应原理是工业合成氨的重要理论基础. (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想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平衡向左移动,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不改变.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 (1)已知①2N2(g)+6H2O(l)?4NH3(g)+3O2(g)△H=1530.0kJ/mol.②N2(g)+3H2(g)?2NH3(g)△H=-93.0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②×2-①6可得H2(g)+12O2(g)=H2O(l)△H=-286.0 kJ/mol,故答案为:H2(g)+12O2(g)=H2O(l)△H=-286.0 kJ/mol;(2)①图象中氮气的浓度的减少是氢气减少的13,C为氮气的浓度变化曲线,故答案为:C;②图象中氮气的浓度的减少是氢气减少的13,A为氢气的浓度变化曲线,v(H2)=6.0-3.025mol?L-1?min-1=0.12mol?L-1?min-1,故答案为:0.12 mol?L-1?min-1;③在25 min 末反应刚好达到平衡,K=c(NH 3)2c(N 2)?c(H 2)3=41×3 3=427;故答案为:427;(3)A.合成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当体积不变时,得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ρ=mV,气体质量不变,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恒压容器气体体积可变,化学平衡移动时,密度随之变化,当密度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C.充入Ar,容器压强不变,则:N2、H2、和NH3浓度降低,反应物浓度降低大,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平衡时,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AD;(4)根据图象可知,在400K~。

(14分)合成氨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 合成氨是人类研究 (14分,每空2分)(1)be(全对2分,对1个得1分,有错不得分)(2)0.25mol/(L·min)(单位不写或错写扣1分)(3)K=4(1-C1)2/C1·(3C1-1.5)3(4)C(5)2N2(g)+6H2O(l)。

#工业气体#合成氨#mol#氢气爆炸#化学反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