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求高手指点--红外光谱图中-COOH 上的“羰基”的吸收峰(波数)是多少? 丙酮红外吸收光谱

2020-10-02知识4

红外光谱 必记的吸收峰值对应的官能团有哪些 如果你问的是平时科研的话,做多了就熟悉了,不用特意去记都慢慢背下来了;如果是考试的话,那就太多了,各种官能团(包括甲基)的特征吸收峰,而且官能团不同位置(如羟基)的吸收峰都要去记

求高手指点--红外光谱图中-COOH 上的“羰基”的吸收峰(波数)是多少? 丙酮红外吸收光谱

丙酮的红外光谱分析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快乐点go第二章红外吸收光谱(IR)2.1概述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转光谱红外区域的划分:近红外区(4000-14290cm-1):泛频区中红外区(400-4000cm-1):大部分有机物的基团振动频率在此区域。远红外区(200-700cm-1):转动和重原子振动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测样速度快、操作方便;不适合测定含水样品。引起化合物红外光谱的差异:原子质量不同化学键的性质不同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空间位置不同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横坐标:波长/λ或波数/cm-1。cm11m104红外谱图有等波长及等波数两种,对照标准谱图时应注意。纵坐标:吸光度A或透光率T。Alog(1)T一般情况下,一张红外光谱图有5~30个吸收峰。2.2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2.2.1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满足两个条件:(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1)E红外光=ΔE分子振动或υ红外光=υ分子振动2)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μ)必须发生变化,即Δμ≠0。3)能级跃迁选律:振动量子数(ΔV)变化为±1时,跃迁几率最大。从基态(V=0)到第一振动激发态(V=1)的跃迁最重要,产生的吸收。

求高手指点--红外光谱图中-COOH 上的“羰基”的吸收峰(波数)是多少? 丙酮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的原理

求高手指点--红外光谱图中-COOH 上的“羰基”的吸收峰(波数)是多少? 丙酮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怎么看有几种吸收峰?

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首先你要知道红外光谱是吸收光谱,是由分子的振动引起的。对于羰基而言,最常见出现的区域为1755—1670 cm-1。由于羰基的电偶极矩较大2113,一般吸收都很强烈,常成为IR光谱中的第一强峰,非常特征,故σc=o吸收峰是判别有无C=O化合物的主要依据。υc=o吸收峰的位置还和邻近基团有密切关系。诱导效应:当羰基5261与吸电子基团相连时,由于它和氧原子争夺电子,使羰基的极性减小,从而使羰基的电4102常数增加,吸收峰将向高波数移动,σC=O可增加到90—100 cm-1;而由推电子基团或原子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它使力常数减少1653,特征降低频率降低。如丙酮中,由于—CH3是弱推电子基,与醛相比频率吸收略有减少,σC=O位于1715 cm-1处。共轭效应:分子中形成大π键所引起的效应叫共轭效应。共轭效应的结果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内密度平均化,使原来的双键或羰基略有伸长,力常数减少,所以振动频率降低。如苯乙酮在1680左右,是由于羰基和苯环形成共轭体系,C=O双键特性减小所致。你说的这个题目中,增加羰容基的极性,就是说与供电子基团相连,所以应该向低频移动。

#振动频率#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羰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