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的书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参考答案:张芝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擅隶、行、草、飞白书,学崔瑗、杜度之法,变章草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传世作品有《八月帖》《冠军帖》等。其书法用笔流动。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张芝的书法对王羲之有一定的影响,而市场上为什么找不到张芝的书帖呢?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其代表作有:《冠军帖》、《终年帖》、《二月八日帖》、《今欲归帖》、《秋凉平善帖》(这些都收在《大观帖》里了,所以要买买《大观帖》就好啦)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历史上被称为草圣的是谁? 历史上精通草书的书法家不少,但人数最为集中的是唐朝。在唐朝,有两大书法家都被称为“草圣”:一是宰相张旭,二是和尚怀素。但是在我国民间,更多的人把张旭称为“草圣”。张旭,吴郡人。字伯高,生卒年月不详。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 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 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 唐气象。古诗四贴《古诗四帖》传为张旭所书。纸本,草书,写在 五色笺上,共40行。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前两首诗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 首为谢灵运 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原迹现藏辽宁省。
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书法成就高吗?草书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现在的实用可以说并不是很高还有必要去学习草书吗?草圣张芝,是千百年来经过历史的洗礼而定论的千古传世的代表。
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书法成就高吗? 为什么章草那么快就衰落了呢?主要是因为一种写起来更快、艺术感更强的字体被创造出来了—那就是今草。今草是对章草的革新。它完全去掉了章草的波挑,将上下字之间的笔势牵连相通,字型大小也随心所欲。这样一来,今草书写也更为便利,所以自魏晋后就盛行不衰,直到今天还在书法界占据主流地位。今草的创始人很明确,公认是“草圣”张芝。张芝,字伯英,东汉敦煌酒泉人。出生年份不详,卒于公元192年,也就是吕布诛杀董卓的那一年。张芝从小潜心书法,连太尉召他做官都不去。他爹张奂为了方便他练字洗笔,专门在一个池塘前搭了石桌石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池清水被张芝的笔墨染得尽黑。后人因此称练习书法为“临池”,“临池学书”成语也是源于此事。是不是感觉这个故事好生熟悉?没错,王羲之的墨池也是仿效张芝的,宋代曾巩在《墨池记》里就揭露了“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是典型的粉丝行为啊!张芝最开始是练习章草的,练得炉火纯青后,就开始求新求变了。经过潜心钻研,他终于摆脱旧俗,独创“一笔飞白”的“一笔书”(今草),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书圣王羲之中年就师承张芝,而且他还自认为草书不如张芝,并说“汉魏书迹,独钟(繇)张(芝)两家。
张芝是哪朝书法家?代表作是? 已解决问题 转载到QQ空间 张芝是哪个年代的书法家?[标签:张芝,年代,书法家]顺便帮忙介绍一下这个人,谢谢。幻想★人生 回答:2 人气:2 解决时间:2009-09-27 18:26 检举 http://baike.baidu.com/view/38302.htm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焕曾任太常卿。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今草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
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书法成就高吗? 这个题目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张芝的成就,二是草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问题。一、先说说张芝张芝,字伯英,甘肃酒泉人。能文能武,曾多次带兵出征,世号“张有道”。张芝喜好草书,学崔瑗、杜操之法,将草书视为“用于卒迫”的实用书体,常常“匆匆不暇草书”。由于对草书艺术有了更深的追求,张芝使得写草书不简反难。《淳化阁帖》中的《冠军帖》,据传是张芝的作品,笔势纵横,点画映带,气脉贯通,大小参差,擒纵回荡极尽使转之能事。虽然有人置疑此作为晋末后人所书,但东汉建宁三年(170年)的《为将奈何砖文》字势已如此,可推知张芝草书的特征应近《冠军帖》。二、草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汉朝的赵壹写过一本《非草书》,文中他描绘了当时草书风行的盛况。但同时,他在书中又说“草书无益于治”,对狂热的习草风气予以否定。这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汉代杜、崔、张之后,草书的艺术性已得到高速发展,而且有广大的受众。另一方面,从它一产生即沿着艺术化的道路向前飞奔,从而越来越不实用,以至当时就有很人认为草书会消亡。可是,这过去快两千年了,草书不仅未消亡,反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推崇。草书能成为艺术性最强的书体,其根本原因就在其中所蕴含的人性,正因为它能。
中国有哪些书法名人,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中国草书大家有哪些呢? 1.张芝:2113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5261元192年),敦4102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1653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 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 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 书影响颇深。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 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2.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