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揭阳一模)运用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在绝对保温、隔热的条件下,向20mL2.08mol/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 发生的反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而当V(H2SO4)=40mL时,温度开始降低,说明此时反应已经完全,所以n(H2SO4)=12n(NaOH)=0.020L×2.08mol/L2=0.0208mol,所以,硫酸的浓度为c(H2SO4)=0.0208mol0.040L=0.52mol/L,故选D.
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后是如何计算得出中和热的值的? Q=mcΔt?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即Q=(V酸ρ酸+V碱ρ碱)?c?(t2-t1)实验二 中和热。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我估计你是没有把键能和物质的内能关系理清.内能角度: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要从环境吸热.内能无法准确测定,具有定性解释意义.键能角度:吸热反应-破坏。
运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即保温、隔热的条件下,向盛有20mL 2.08mol/L 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五次加 由题意可知当加入硫酸4ml时,氢氧化钠恰好与硫酸发生酸碱中和,放出热量最多,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1 24ml×C(H2SO4)20ml×2.08mol/L 所以C(H2SO4)=20ml×2.08mol/L8ml=5.2 mol/L,故答案为:C.
运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即保温、隔热的条件下,向盛有20mL 2.08mol/L 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五次加入1~5mL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每次加入1mL)后,测得溶液的温度分别是1.4℃、2.5℃、4.2℃、5.2℃、5.18℃,则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 )A. 20.8 mol/LB. 6.9 mol/LC. 5.2 mol/LD. 4.16 mol/L 由题意可知当加入硫酸4ml时,氢氧化钠恰好与硫酸发生酸碱中和,放出热量最多,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1 2 4ml×C(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