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史学两司马指谁? 史学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都分别写了历史上著名的史书。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有哪些? 《史记》与《资治通鉴》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巨著,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体例上的不同。《史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述了自五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组成。其中:“本纪”记录的是天子(爵称,等同现在的国家元首,或司马迁认为可列入国家元首系列的如项羽、吕后等)的生平、政事。“世家”所叙的是诸侯(西周建立分封到西汉各主要诸侯国)的历史迁沿情况,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孔子和陈涉,二者均非诸侯,而孔子“修经术”、“制仪法”,陈涉首发亡秦国之难,所以被列入世家之中。“列传”则“列序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当然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孔氏述文,弟子兴业”的孔子的学生们被列入“仲尼弟子列传”。“表”使用列表的方式略述时间和事件,类似于表格形式的年谱,如“六国年表”集中列示了六国变迁中的大事记。“书”用于记录不同时期的各种重要典章制度,如“平准书”记录了汉建立之初到武帝时期的经济、财政货币政策的情况。《资治通鉴》则是一部编年体史籍,记载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共计1362年间的历史。编年体是采用以时间为主线。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都有哪些 《史记》,《三国志》,《资2113治通鉴》等等。《史记》是西5261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4102写的一部纪传1653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