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乾隆青花瓷

2020-07-19新闻10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青花特征:

乾隆初期的青花,呈色鲜艳而不稳定,多有晕散现象,和雍正时青花差别不大。乾隆中期,色性稳定,用料浓厚,鲜艳明快,蓝色纯正。常用于仿明康乐、宣青花,但没有康乐、宣时所用的“苏泥勃青”钴料的自然流畅的凝聚效果,所绘的花纹,只用人工积点方法,显得生硬做作,黑色斑点不像永、宣时下凹,侵入胎骨,而是浮在上面,用手抚之,没有凹凸感觉。乾隆中后期,青花呈色“蓝中泛黑,纹饰虽往往层次不清,但色泽仍然凝重沉着”。白釉面也比不上前者莹润肥厚,白中闪青的程度也略差。乾隆晚期,还有一种用料略薄、呈色灰暗的青花。这也是清代瓷器逐步衰退的一种体现。还有一种“浆胎青花”,胎质较松软,细幼而不坚硬。叩之,音带瓦声,胎色微黄,青花呈色有浓有淡,但都较为明艳,略带紫色倾向,白釉带乳白色,开细纹片,莹润明亮。

胎釉

官窑和民窑中高档瓷器的胎土淘洗精细,在中小器物的胎骨中找不到未粉碎的瓷石颗粒。胎骨洁白致密,胎釉交界处无火石红。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

乾隆仿明代瓷,在纹饰上还是比较接近明代作品的,但在画风上有较大差距。在仿明宣德青花中,对原有纹饰略加改造使之程式化,如将花卉的叶子画得大小一样,和真品比较,工致有余而趣味不足。 乾隆纹饰种类很多,有缛丽繁密,犹如织锦的;有画面恢宏,横刀立马的;有锦地开光,内绘主画的;有在青花纹饰上罩较淡色釉的;有在同一器物上同时使用青花、斗彩、雕镂、色釉等多种装饰手法的。为了突出瓷器精品的高贵,不计成本,极尽表现之能事。

款识 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 乾隆青花楷书款字体端庄,落笔利落,早期款字与雍正时期如出一人之手。青花篆书款笔画平直,横竖粗细一致,转角熟练,不留停落痕迹。青花字呈色早期有晕散现象,中期为纯正蓝色,晚期则蓝中含灰。 “大清乾隆年制”款双行多无边圈,三行则多双圈。“乾隆年制”款多双圈。楷书款有六字双行、三行双圈,也有四字双行双圈或双框。 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 外销瓷一般都不落年号款。 乾隆仿明代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

#文物收藏#乾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