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非想非非想处天外 佛经里讲的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详细解释

2020-10-02知识9

若有想,识处天。若无想,无所有处天。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意思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 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最近迷上了佛经,小子先谢过了 佛法。

非想非非想处天外 佛经里讲的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详细解释

非想非非想是什么状态 非想非非想处天是无色界最高的天,百其实无色界四个天的众生都已经灭掉了自己的色身,也就是六根中的前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以他们感觉不到前五尘,也度没有前五识,他们在十八界生灭法中只剩下意根、法尘与意识。而且这个法尘不是依五尘境而起的法尘,叫“定境法尘”。一般来说,无色界众生大多时间没有意识,大多时间是意根独存。比如非想非非想处天众生回,他们产生意识只有两个时间,一是出生时的三个刹那,一个是死亡时的三个刹那,其余时间都是意根独存。非想非非想处天众生寿命有80000大劫,其情况就是如此。只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众生如果命终,业报已尽,于是定境法尘起现行,意识升起,非想非非想处天众生就知道他并没有取无余涅答盘,他还要轮回受报。

非想非非想处天外 佛经里讲的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详细解释

非非的释义 1.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非所当非,不是就是不是。《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杨倞 注:“能辨是为是,非为非,谓之智也。《鬻子·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宋 苏轼《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是是非非无尽期,好教我战战兢兢睡不美。2.并非错误。三国 魏 嵇康《释私论》:“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类是而非是者,不可不察也。3.犹言大不以为然。唐 元结《自述三篇序》:“元子 初习静于 商馀,人闻之非非曰:‘此狂者也。见则茫然。清 李渔《慎鸾交·耳醋》:“非非,不信道床头食,恁般甜美,值得去争腆夺肥。4.“非非想”的略语。宋 苏轼《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明 陈汝元《金莲记·诟奸》:“闻道故人天外去,非非想后复非非。参见“非想非非想处天”。5.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沉砺《再迭前韵示剑华》:“莫道南薰能解愠,瑶琴三尺谱非非。

非想非非想处天外 佛经里讲的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详细解释

文言文中非非是什么意思? 以下内容…乃是在下于网上搜索之结果,希望帮到你。非非:(1).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非所当非,不是就是不是。《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杨倞 注:“能辨是为是,非为非,谓之智也。《鬻子·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宋 苏轼《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是是非非无尽期,好教我战战兢兢睡不美。(2).并非错误。三国 魏 嵇康《释私论》:“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类是而非是者,不可不察也。(3).犹言大不以为然。唐元结《自述三篇序》:“元子 初习静于 商余,人闻之非非曰:‘此狂者也。见则茫然。清 李渔《慎鸾交·耳醋》:“非非,不信道床头食,恁般甜美,值得去争腆夺肥。(4).“非非想”的略语。宋 苏轼《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明 陈汝元《金莲记·诟奸》:“闻道故人天外去,非非想后复非非。参见“非想非非想处天”。(5).喻不切实际的幻想。沉砺《再迭前韵示剑华》:“莫道南薰能解愠,瑶琴三尺谱非非。

非想非非相处天的众生多少寿命,能看到宇宙毁灭多少次? 非想非非想处天处于无色界最高的天。其天人寿命有84000大劫。一大劫就是娑婆世界生灭一次的时间,也就是他们的寿命相当于娑婆世界生灭84000次。但娑婆世界不等于宇宙,所以不好说宇宙生灭多少次。

如何理解“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两种禅定的境界 这个根本不是禅定的境界 非想非非想处 应该叫:非想非非想处天,佛教语。为28天之一,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禅定的高级境界是物我两忘~

文言文中非非是什么意思非非不似非.无人非也

佛经里讲的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的详细解释 世尊告诉须菩提:2113“凡是趣入大乘发菩提心的人5261,应该这样发4102心修持降伏自心:所有一切有情类1653所摄,包括从卵而生,从母胎而生,以及湿生、化生的众生;或者有色、无色界所摄的众生;乃至有想天,无想天,非非想天的众生;三界轮回的一切有情我皆度化,使他们离开轮回的痛苦,获得最殊胜究竟圆满的涅盘。虽然这样度化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但在实相中无有任何众生灭度。

非想非非想天是最高境界了吗 有即是2113无,无即是有,天外有天5261,人外有人,例如你去爬泰山4102时,觉得泰山很高了,你去爬了苍山1653,觉得苍山比泰山高,可是有一天你知道珠穆朗玛峰,就觉得泰山,苍山等山都不是最高的,没有最好,只要更好。你的修行在不同的阶段,悟到的东西不同,看事物的眼光也不同,佛说的不一定都对,也不一定全错,因为人和佛是不同的,佛的思想在你是人时,你不明白,等你成佛后,你就明白了佛所说所想。例如《毗尼日用》偈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古人可能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但是现代人用显微镜看,就有很多的微生物等等,有些东西现在的人不明白,研究下去,后来的就会明白,就好比预言不到那一天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可以在脑中想像比非想非非想天还高的境界,别人可能会骂你,是异想天开,但是在你脑中的世界确实还有更高的境界。人人都知道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我在脑中想一坐比珠峰还高的山,就有了更高的山。

#众生#娑婆世界#苏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