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温州鼓词王爱芳简介 温州鼓词的代表作品

2020-10-02知识6

温州鼓词的代表作品 20世纪80年代,发行商张瑞星录制了80多个版本温州鼓词磁带、88部温州鼓词VCD曲目;90年代,瑞安文艺人郑志强编写了《鼓词集》;2003年,瑞安市文化局组织编印了《瑞安鼓词史资料》;2004年,瑞安市建立了鼓词研究办公室,开展了温州鼓词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温州鼓词保护基本情况、问题和思路。这些,都为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保护准备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基础、经验借鉴或者措施导向。唱的具有温州人文特色的鼓词有《高机与吴三春》、《王十朋中状元》、《陈十四收妖》等,还有《九美图》、《粉妆楼》、《二度梅》、《岳传》、《七侠五义》、《封神榜》等。长篇《封神》、《西游记》、《南游》、《北游》、《东游》、《济公传》、《白蛇传》、《天仙配》中篇《张羽煮海》、《天缘配》、《宝莲灯》*、《三打白骨精》短篇《猪八戒拱地》*、《林香盗宝》、《对课》*长篇《包公案》、《施公案》△、《彭分案》△、《大破狮子案》、《宋公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李辰妃》中篇《颜查散案》*、《十五贯》*、《徐九经升官》*长篇《东周》、《西汉》、《三国》*、《昭君出塞》*、《罗通扫北》*、《说唐》、《征东》△、《征西》*、《反唐》*、《月唐》*、《残。

温州鼓词王爱芳简介 温州鼓词的代表作品

温州鼓词是电视里的哪个台 都市生活

温州鼓词王爱芳简介 温州鼓词的代表作品

温州鼓词网

温州鼓词王爱芳简介 温州鼓词的代表作品

浙江四大曲种的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 流行于温州地区的说唱形式。古时多为盲人演唱,曾称瞽词、盲词。据传系明代横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发展崦成。从音乐上分析,它的基本调是旧时读书人吟诗调与当地山歌融合衍变而来。同治、光绪年间盛行,那时温州需中夏夜街巷,喜唱盲词,鼓声冬冬,往往侵晓。分大词、平词两类,大词多在敬神时演唱,因较多演唱《陈十四娘娘》,故民间称为娘娘词。艺人唱时,身穿长衫,前置大鼓,旁挂大锣,右手击鼓敲锣,左手执拍板立而说唱。词目除《陈十四娘娘》(即《南游》,又称《灵经大传》外,还唱《西游》、《北游》、《东游》等经卷书。艺人平时营业性的演唱谓平词,室内外均可作场。早期只用竹筷敲击圆形皮扁鼓,后增添了以牛筋作弦的伴奏乐器-牛筋琴,还配上了三粒板、小抱月等乐器。通常单档坐唱,也有双档、多档的。有说有唱,唱词多于说白,以唱为主,用温州方言。早期有基本调与吟诵七律诗的音调相似,后来日趋丰富,并出现了南北两派,南派的曲调委婉细腻,北派较粗犷激越。50年代又吸取了戏曲艺术的曲调声腔,曲调更丰富,板式也有了变化。传统书目可连唱几日的长篇有100余本,内容大多与戏曲故事相同,唯《十二红》系温州鼓词特有的传统词目。新编的书目较有。

温州鼓词:龙争虎斗谁唱的? 王爱芳

温州鼓词的介绍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艺人们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2006年5月20日,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温州鼓词#瑞安鼓词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