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业对环境保护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战略重点 (一)主要平原(盆地)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态评价以北方平原和地下水盆地为重点,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海河平原、淮河平原、山西六大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岩溶地区、关中盆地、辽河平原、吐-哈盆地等。详细查明含水系统(包括包气带和含水层)的地质条件、结构与功能、水力特性和空间分布,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评价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地质构架。建立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构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体系,实现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现代化,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开展地下水评价与预测预报;在地下水开发引发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基础上,定期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对策措施,为地下水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含水层修复继续开展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总结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成果和经验,继续开展中西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按照区域调查和重点地区调查两个层次开展工作。区域调查主要是调查评价区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的总体状况,调查精度为1∶25万。重点地区调查主要调查评价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状况、圈定地下水污染范围和查明污染趋势等,调查。
如何评估一个城市的发展(机会)潜力?主要看哪些方面? 1,城市应该是工作的场所,否则没必要集结在一起。因此,城市发展的潜力,是就业机会。也就是,城市劳动…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地质环7a686964616f31333433616238境的影响如超过了地质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人类社会行为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承载力,将导致种种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可用地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地质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地质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区域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地质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地质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3.6.1 地质环境承载力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地质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所承载的是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指人类经济发展行为)在规模、强度或速度上的阈值,其大小可用人类活动的方向、速度、规模等量来表现。地质环境承载力是地质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地质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概念由来关于地质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
环境地质调查 根据区域发展需求与重大地质环境问题防治需要,在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全球变化地质响应与二氧化碳储存研究、农产品主产区土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