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折现值收益计算 内部收益率与折现率的关系

2020-07-19知识6

内部收益率与折现率的关系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百值总额相等、净现度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渴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假设问净值不变,引入内部年收益率指标,以到期进行清算获取收益对封闭式基金进行绝对估值答,估值方法采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基金价格向净值回归过程中的投资价值。统计显示专,内部收益率指标与存续期、基金份额和折价率关联度较大。存续期短的小盘属基金,折价率在12%-25%,内部收益率较高;相反,存续期较长的大盘基金,折价率在35%-47%,内部收益率较低。如何计算折现率 0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大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1000000元,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成本为780000元,在现销方式下。内部收益率如何计算? 1、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t—第 t 期的净现金流量n—项目计算期2、内部收益率计算步骤:(1)在计算净现值的基础上,如果净现值是正值,就要采用这个净现值计内部收益率算中更高的折现率来测算,直到测算的净现值正值近于零。(2)再继续提高折现率,直到测算出一个净现值为负值。如果负值过大,就降低折现率后再测算到接近于零的负值。(3)根据接近于零的相邻正负两个净现值的折现率,用线性插值法求得内部收益率。拓展资料: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渴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是一项投资渴望达到的报酬率,该指标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该项目是可行的。投资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为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就是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在项目经济评价中,根据分析层次的不同,。一般来说,收益法中的折现率包括哪些内容 折现率是将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这里应注意与资本化率的区别。资本化率是将未来永续稳定预期收益(永续年金)资本化为现值,适用于永续年金的还原。。问一个内部收益率计算的问题,涉及折现率和净现值。 -35 12%0 X20 10%求X0-20/(x-10%)=-35-20/(12%-10%)x=10.73%内部收益率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收益率折现值用基准收益率怎么算? 根据基准收益率及流量图的各年年数,查表得出各年折现系数,根据现金流量图计算各年现值,加总即可。折现率如何计算 折现率是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时的重要参数之一,折现率的细微差异,将会导致评估结果的极大差异,以下有三种方法来计算折算率:累加法。累加法是折现率确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折现率应包含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报酬率是指资产在一般条件下的获利水平;风险报酬率是指冒风险取得的报酬与资产的比率。对于非亏损行业,整体企业的未来收益额可根据未来税后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来预测,折现率可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础,再加上3%-5%的风险率来确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具有高风险外,折现率一般不高于15%。累加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折现率=无风险利润率+风险利润率+通货膨胀率;其中: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选取与评估对象相同类型或者相近行业或相似规模的资产案例,求出它们各自的风险报酬率或折现率,经过分析调整,按照不同的权数进行修正,并消除特殊因素的影响,综合计算得出被评估对象折现率的方法。一是请3-5名管理人员,确定被评估项目在行业中的位置,如果这些人员的意见相似,就可以对被评估项目的公司风险得出一个合理的估计。二是请3-5名管理人员,确定哪些上市。怎样计算折现率 折现率计算公式:(PV=现值(2113present value),5261C=期末金额,r=折现率,t=投资期数)折现率(discount rate)是指将未来有4102限期预1653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和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现率实质上即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扩展资料:折现率的应用:在投资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按照马科威茨教授的定义,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大于财富的期望效用,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等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中性者(此时财富与财富效用之间为线性关系);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小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追求者。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如果有两个收益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如果有两个风险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收益水平最高的那个项目。风险厌恶者不是不肯承担风险,而是会为其所承担的风险提出足够补偿的报酬率水平,即所谓的风险越大,报酬率越高。就整个市场而言,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各自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出现水平不一的要求报酬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的。

#基准收益率#项目风险#年金现值系数#内部收益率#净现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