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陵为什么投降? 历史上李陵投降匈奴,确实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家三代人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这两个字便是:悲情。李陵的爷爷李广因为不甘屈居人下受辱,而选择了自杀而亡,“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李陵的叔父李敢因为殴打大将军卫青,被霍去病射死,没有死在对抗匈奴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同样李陵的投降也和自己人有很大关系。李陵背负着家族使命,李氏家族的荣耀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为此本来被安排做后勤保障的李陵请命率五千步兵配合李广利进攻匈奴。汉武帝有感于其少年英豪,同意了他的请求。汉武帝并不是一个军事上面的无能之人,他知道五千步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如果没有强弓硬弩部队的策应,恐怕是有去无回。于是汉武帝安排了老将路博德率领强弩都尉,在半路接应李陵。可这位老将自视功高,不想给李陵这个新兵蛋子做策应,于是上书说现在不是讨伐匈奴的最佳时机。汉武帝并不听从,认为是李陵打了退堂鼓。李陵进入匈奴境内之后,便遇到了三万匈奴骑兵的进攻。敌众我寡,李陵命令众军在山与山之间的间隙处用战车摆出了一个圆形的壁垒。命令部队集结在一起排成两层,利用战车作为掩护,外层是手持长戟和盾牌。
苏武庙的李陵碑怎么来的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求和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上礼物。没想到此时出了件意外的事儿。。
从答苏武书中看出李陵是什么样的人? 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事实“供认不讳”,对自己的投降之举深感内疚,认为有负国恩,背弃君王和父母的恩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在匈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李陵赞扬苏武努力发扬美德,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建立功名,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