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审计后档案整理时间 审计底稿一般怎么整理,整理时要注意些什么?

2020-10-01知识5

审计档案的审计档案管理 审计档案管理应遵循我国档2113案工作的基5261本原则,即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完整与安4102全的原则和方便利用的1653原则。同时还应建立实行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定期归档的现任制度;采取按职能分类、按项目立卷、按单位排列的立卷方法。按照立卷归档现任制要求,审计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由审计组负责;审计案卷的质量检查由相关审计业务部门负责;审计案卷的接收由机关档案管理部门负责。1.审计文件材料立卷管理(1)审计文件材料立卷的原则①归入审计案卷的文件材料必须是审计监督项目或审计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专门性业务文件材料;②审计文件材料的组合要遵循其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内在的历史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③审计文件材料的排列要符合规范化要求,一般应分为“结论性文件材料”、“证明性文件材料”、“立项性文件材料”三个单元。(2)审计文件材料立卷的基本要求①为确保审计档案中文件材料的合法、有用、有效,在案卷内容上,要做到“完整”与“精练”。“完整”是指每一个年度审结的审计项目和完成的调查项目案卷要收集齐全;每一项目所产生的审计文件材料要收集齐全;每一案卷内重要文件的各次稿本要收集齐全。。

审计后档案整理时间 审计底稿一般怎么整理,整理时要注意些什么?

审计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审计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名称和主要工作分别是:1、接受业务委托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

审计后档案整理时间 审计底稿一般怎么整理,整理时要注意些什么?

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和保存年限的规定是什么

审计后档案整理时间 审计底稿一般怎么整理,整理时要注意些什么?

2020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办法主要内容(一)总体要求1、明确审计档案由会计师事务所总所和分所分别集中管理,并接受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审计档案永久保存和10年怎么区别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31 号—审计工作底稿》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档案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永久性档案定义: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举例: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章程、重要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复印件等当期档案定义: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举例: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永久性档案永久保存和当期档案保存至少十年。永久性档案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基本资料和重要资产的权证。当期档案主要是业务类和综合类工作底稿。

审计档案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审计档案管理的内容:1.立项性文件材料有: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方案;审计项目委托协议书(授权或委托审计通知书);单位自查通知书;单位自查报告;被审单位基本情况;上级机关对本项目审计的指示和意见。2.证明文件性材料有:被审计单位情况表;审计承诺函;审计证据(审计取证,旁证材料);审计工作底稿;依法做出审计结论的法规目录或摘录;上级机关对本项目问题处理的政策界限。3.结论性文件材料有:如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函,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有关审计项目的请示、报告、批复、批示等文件件材料,审定审计报告的会议纪要,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被审单位执行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情况报告等。4.其他备查文件材料有:审计回访,新闻报道,项目工作总结或经验介绍。再具体细分还有很多内容,如审计项目按其内容划分的有:财务收支审计业务档案,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档案,建设工程审计业务档案,专项调查审计业务档案,授权及委托审计业务档案等;从审计档案保管的期限上划分:又分为永久(无期限)保存,长期(时间为16—50年)保存和短期(时间为15年以下)保存。

#审计准则#内部审计职能#审计质量#财会#档案管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