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责备人不当着别人的面 去别人家做客,家长当着外人面打孩子,作为外人我们应该如何做?

2020-07-19知识8

有人说“格局越大的人,知道这世上可以责备的人越来越少”对此你怎么看? 有人说“格局越大的人,知道这世上可以责备的人越来越少”,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因为:一,格局大的人,本身就不拘泥于小事。人的胸怀有大有小,格局大的人胸怀就大,可比天空,堪比大海。因此在他们那儿就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人,或者说他们知道这世上可以责备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对的。在世上,我们每个人都为了幸福的生活而忙碌着。在做事的过程中,犯一个小小的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改正了就行。何必去责备呢?况且,责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很好的办法,甚至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而且,经常责备别人,既伤了别人,又给自己树敌,更能让自己变得婆婆妈妈,斤斤计较,失了自己的格局。二,格局大的人,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失误,如果就事论事,常常会让人觉得生气,动了责备之心。但是把这件事情,从整体上去考虑,倒是无足轻重。和颜悦色地指出来就行,根本用不上去责备别人。格局大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三,格局大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样的道理,做错了的一件小事,暂时有影响,对将来未必会造成不利。同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告诉我们,一件在当时看来做错了的事,有时候会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又告诉我们,一件在当时看来做对了的事,有时候。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是谁写的?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出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原文是: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释义:不要责备他人所犯下的小过错,也不要去揭露他人的隐私,更不要记恨别人曾经的过失,能够做到这三点,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也可以避免遭受意外的灾祸。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谁人做事还没有个出错的时候,当别人犯下轻微过失的时,我们需要的是沟通而不是责备。就比如像父母和孩子之间,孩子难免出错,这时父母需要的是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知道这件事他错在那里,避免以后再犯相同错误,而不是大声训斥让其不知所以。不发人阴私“就和我们平常说的”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同理,揭人隐私是最最要不得的行为,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被人揭了隐私,你的心情又将如何?至于说不念旧恶,曾经就是曾经,过去犯下的过失已成为过去,没必要不停的提起念叨,人要永远往前看。一个人老是念叨别人的旧恶,后果便是令别人徒增反感。与这句话相类似的在《菜根谭》中还有一句: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此话的意思是: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要太过严厉,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接受;教诲别人行善,。该不该当着亲戚朋友面说教或者指责孩子? 无论何时,无论是因为何事,我都不支持家长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去说教/指责孩子。第一,别说是孩子了,就是我们大人自己,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被一个人劈头盖脸地说,就算对方说得百分之百正确,我们能保证回回都听得进去?句句都真心接受而不反感?难吧?将心比心吧。第二,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感受能力强,而解读和解释的能力差。他们能直接从父母的说教和指责中感受到:看来,我做错事了;但他们可能直接错误解读成:父母不爱我,不尊重我。您看看,我们当父母的,分明是因为爱才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到头来却被孩子这么解读,冤不冤?亏不亏?所以我建议:教育孩子要分场合、讲方式。最好避开其他人,而不要当面批评和说教;最好采用启发式引导,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而不是凌驾在孩子之上,摆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关于育儿的原创走心分享!

#家庭教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