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演义》是由毛宗岗删改而成的,为什么书的作者却是罗贯中? 毛宗岗本《三国演义》

2020-10-01知识3

《三国演义》是由毛宗岗删改而成的,为什么书的作者却是罗贯中? 可惜我国明清时代还没有《著作权法》,要不就不会害得今人还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根据《三国演义》版本嬗变的历史过程,我认为作者署名应该是:罗贯中原著、毛宗岗等改编。先说罗贯中。他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戏曲家。今存署名由他 编著的小说有数部,其中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作品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版本众多,究竟哪个版本是最早版本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多有争论,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三国演义》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刊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回本)。由此看来,《三国演义》的原著作者是罗贯中无疑。再说毛宗岗。他是清初小说评点家,也有称做文学批评家的。他与其父毛纶仿效金圣叹评改《水浒》的做法,假托得《三国志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大加删改,并作评点,成为至今流行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本。有人说毛氏父子是对罗贯中原著的修订,我认为说“修订”分量不够,应为“改编”。如上所述,把《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为“罗贯中原著、毛宗岗等改编”是否较为公正?

《三国演义》是由毛宗岗删改而成的,为什么书的作者却是罗贯中? 毛宗岗本《三国演义》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的图书目录

《三国演义》是由毛宗岗删改而成的,为什么书的作者却是罗贯中? 毛宗岗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会评本和三国演义毛宗岗评改本在内容上有何区别? 不同的人观点就不同,历史从来都是争执的。名人的观点更奇异。认真你就输了。我看了觉得没什么不一样。大致都相同,小地方诡异的惊人

《三国演义》是由毛宗岗删改而成的,为什么书的作者却是罗贯中? 毛宗岗本《三国演义》

关于毛宗岗批本《三国演义》的问题,大家进? 如果你确实喜欢三国,建议你两套都买了吧,如果非得二选一的话,我建议你选毛评本的,因为如果三国演义看了很多遍,看看毛评本里面的评注,还是有很多乐趣的。

小说《三国演义》毛宗岗本,嘉靖壬午本有什么区别? 毛宗岗本只是对嘉靖壬午本进行了些修改,使其艺术性更高,不过封建正统思想更重了。

请问毛评本《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三国哪个出版社的相对来讲好?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推荐上海古籍,我们几个同学分别看了不同版本,最终一致认为上海古籍的最赞,不过那个版本我不知道市面上还有没有,朱红色皮(我不确定那是什么红)分三本

三国演义毛宗岗的精评本和批评本有什么区别?还有毛宗岗的有删减更改,到底看哪个版本好? 精评本不是全本,是对毛宗岗的评论删减过的。批评本应该是全的,包装毛评本全部内容。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的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了那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风云。三国的故事自古深受百姓的喜爱,它的成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唐代时,三国的故事就流转甚广,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娇儿》一诗中就曾经写道:“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从文献记载看,北宋时讲说三国故事是很风行很时尚的,并在勾栏瓦舍中形成了专门的一个分支—“说三分”,而且产生了诸如“霍四究”等“说三分”专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据《东京梦华录》回忆“崇(宁)、(大)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说:“孙宽、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讲史。李憷、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孔三传、耍秀才,诸官调。毛祥、霍伯丑,商谜。吴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李敦等,杂扮。外入孙三,神鬼。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可见当时的盛况。大体到了宋代,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倾向性。“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

毛宗岗批本三国演义哪个出版社好 他们是父子,本身就是一体的,毛批的里面一定有毛纶毛宗岗,毛纶之子,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为一介寒儒,卒年自当清康熙48年(1709)以后。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茂苑(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作法,假托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又伪作金圣叹序冠于卷首,名为第一才子书。此即120回本,它取代旧本广为流行。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据记载,此书系毛宗岗与其父合作评改。

毛宗岗,金圣叹,都批注过《三国演义》,哪一个批的更好,为什么? 金圣叹是批《三国》的专家,他批的更好些。

#三国演义#嘉靖#金圣叹#三国#罗贯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