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培公,其实咱们得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二月河笔下的周培公,一个是史书中的周培公。
根据文学作品的角度解读:
周培公是一位被文学作品神话的历史人物,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平定三藩、置身犯险、奇谋定世,居功甚伟。
不仅如此,电视剧中的周培公被描写成了人情练达、智商超群、能说会道、谈吐儒雅的经天纬地之才。
纵观《康熙王朝》全剧,在智力方面能和康熙皇帝平起平坐的人物怕是只有周培公一位了,但就是这样一位“治世之能臣”,却在立下不世之功后,被康熙皇帝贬谪到苦寒无比的盛京挨饿受冻。
难道康熙皇帝嫉妒周培公的才华吗?其实不然。
在电视剧中,周培公剿抚蒙古叛军、献计大败三藩、劝降枭雄王辅臣,为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周培公是大清朝的恩人,是康熙的大恩人。三藩皆灭之后,周培公成为了康熙身边最火的红人。
周培公的春风得意,招来了索额图、明珠的嫉妒之心。一向不和的索额图、明珠合起伙来对付周培公。
索额图和明珠对康熙说,虽然周培公有功于大清,但他终究是个汉人,周培公在军中的威信极高,今天他率军剿灭三藩,明天就有可能造反,推翻朝廷。
倘若周培公造反,满朝文武谁能拿住他? 康熙是一位圣明、睿智的君主,他自然知道索额图和明珠是故意在给周培公上眼药水。康熙皇帝根本不相信周培公会造反。
一来周培公图的是名而不是权,二来平定三藩之后清军收纳了数十万叛军,莫说是一个周培公,就是一万个周培公也无法动摇大清的根基。
不过康熙皇帝却顺从了索额图、明珠的心意,将周培公贬到了盛京受苦。既然康熙皇帝不怕周培公造反,为什么要贬他?
因为周培公和康熙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康熙皇帝不喜欢这种变化,甚至很厌恶。
周培公是大清朝的恩人,又是康熙皇帝的知心好友。周培公屡屡直言,不留情面,虽然是好心,但在别人眼中那是出言犯上,康熙看在他有功的份上让着他,大臣们嫉妒周培公,康熙也护着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首先,周培公屡次在康熙面前出言不逊,虽然是忠义直言,但是康熙终究是一位皇帝,是一只碰不得的老虎,老虎总有发怒的时候,纵容周培公一次两次是可以的,但是总不能一直惯着他吧?
康熙和周培公是君臣关系,如今却变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康熙无法忍受这种不成体统的关系,所以只能把周培公“拉黑”,发配到苦寒之地,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其次,索额图、明珠两大政治集团对周培公针锋相对。当时朝中大臣分两大派,即:索额图为首的索中堂派和明珠做头的明相派。但是,周培公没有随波逐流去选择站队!而是两大派都不走近!尽管这样,还是为后来的官场乃至情场留下了隐患——那就是明珠想拉拢周培公不成,既拆散了周培公和阿琐姑娘的情缘,还在康熙那上谗言。
更重要的是周培公代表着汉官势力,而索、明代表着满官势力,周培公与索、明的争斗,实际上就是汉臣与满臣之间的争斗。
虽然康熙皇帝主张“满汉平等”,但是考虑到满清皇族们的利益,满臣的势力必须强于汉臣,康熙皇帝为了稳住政治环境,不得不把周培公遣走。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派遣边疆,绝无野史传闻的处死一说。关于周培公的结局,二月河先生并没有改动,他同样也是积劳成疾,病死在了任上,这和正史上是一致的。
在盛京十一年的周培公一直没有闲着,不但绘画了大清地图便于作战,还讲了征战准葛尔的进兵路线,和重点供应粮草以及运输。
当周培公从随康熙而来的高士奇那得知心中的阿琐姑娘病故了时,周培公万念俱灰了,不久,周培公也病故了。
周培公去世后,念及他的功劳忠心耿耿康熙特意为他守灵一夜!
以上便是根据文学作品的角度对康熙贬谪周培公一事的解读。
根据历史的角度解读: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名叫周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周培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十岁的时候,母亲在闯王李自成作乱中不幸丧命。从此以后,周培公成了孤家寡人,无依无靠。长大后,周培公从小吏坐起,一步一步开始在官场显露头角。
历史的周培公并没有影视剧中演绎的那般神乎其神、敢言直谏。周培公的的确确是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劝降了王辅臣,从而瓦解了吴三桂的侧翼部队。在历史上,所谓得三藩之乱,其实还不如说是吴三桂得独角戏,因为王辅臣的作用都要比其他两藩来得重要,他在北方的牵制作用,让康熙非常头疼。王辅臣完蛋,其实意味着吴三桂也差不多了。
不过在整个过程中,周培公并不是主导作用,他的功劳并没有图海大,而且周培公也算不上是康熙身边的大红人,康熙虽然对周培公宠信有佳,但是不足以撼动索额图和明珠的地位,电视剧中的情节属于艺术加工。
三藩之乱结束后,周培公被康熙皇帝封为山东巡抚(省长)。但是呢,周培公和山东总兵(军分区司令)的关系不合,一气之下辞官不干了,康熙得知周培公罢官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命令户部继续按照巡抚待遇给周培公发工资。
康熙打葛尔丹的时候,周培公上书朝廷,献上一道平叛之计。康熙皇帝认为周培公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便任命他为“盛京提督”负责大清朝整个东北部地区的防务。
盛京就是沈阳,而提督是一品官阶,统领东北部地区的水、陆大军,盛京提督和“盛京大将军”平起平坐,其待遇相当于封疆大吏。
周培公确确实实是死在了任上没有错,但不是苦死、冻死的,而是累死的。
盛京提督这个官职极为重要,比如负责守卫边疆、观察蒙古诸部的动态等等,而且盛京是努尔哈赤发迹的地方,对清朝来说意义重大。
一般来说“盛京提督”只授予满人,但康熙皇帝出于对周培公的信任,将守卫边疆的重任交给了周培公,让周培公尽情的发挥他的军事才华,周培公唯有鞠躬尽瘁来报答康熙的知遇之恩,
周培公为了整顿北方边关的防务劳心劳力,最终积劳成疾,累死在了任上。相比于二月河笔下的周培公,这个周培公显得有些平淡,他和康熙之间更缺少了君臣之间的合作与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