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胡曲文 《春江花月夜》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和那首二胡曲有什么关系?

2020-10-01知识3

形容二胡的古诗词有哪些? 1、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话译文: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二胡)。2、唐 白居易《池边即事》:“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白话译文:在毡帐中庸胡琴弹奏着出塞曲,孩子在潮中戏水发出清脆的声音。3、宋 孙嵩《竹枝歌》:“胡琴好入巴渝曲,万里还乡酾酒樽。白话译文:二胡能够更好的弹奏出巴渝曲,还有万里就可以回到家乡,然后就可以用酒樽斟满酒。4、宋 苏辙《江州五咏?琵琶亭》:“夜闻胡琴语,展转不成别。白话译文:夜里听到用二胡演奏的曲子,经过许多地方最终还是躲不过离别。5、宋 苏轼《哨遍(春词)》:“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灺利。白话译文:趁着一时高兴带着美女佳丽,到芳香而艳丽的地方去,拨弄着二胡,善于轻拢慢捻的指法。

二胡曲文 《春江花月夜》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和那首二胡曲有什么关系?

最触动你心弦的二胡曲是? https:// drive.google.com/open? id=0B4rTWyPwK63Pc1JLVTBuUkpZb0k 2015-08-18 今天朋友发给我一个推文:《化身孤岛的。http://www. app-echo.com/sound/info? sound_id=530933 。

二胡曲文 《春江花月夜》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和那首二胡曲有什么关系?

求一首非常悲伤的二胡曲 二泉映月,这是瞎子阿炳创作的。为了这首曲子,阿炳只拉过一次便不再拉了。你可以在网页里搜索一下即可。

二胡曲文 《春江花月夜》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和那首二胡曲有什么关系?

赞美二胡的句子有哪些? 1、每一2113次回到故乡身旁,发现故乡又老5261了一些,从村庄的意像中分明读得出几分4102沧桑。走在高1653高的田埂上,没有拾稻穗的孩子们,没有了大树旁的阵阵笑声,榕树下也没有了祖父拉二胡的声声悠扬。2、又是汴梁的秋天,积累了整整一个春夏的枝叶悄然凋零,几片落叶的背后,是二胡嘶哑的弦歌。秋天是操琴的天气。很久以前,教莫大胡琴的师傅说:“春宜绘墨,秋宜操琴。莫大那个时候还年轻,不理解,师傅也不多解释。后来经历的风霜多了,莫大才觉得领悟了。原来春水春树这种一时繁华的东西最该入画,否则就流逝了,一时好景色,过去就追不回来。而秋愁如此,最是消磨意气,惟有以胡琴的两根枯弦唱出来才略可慰藉。3、蝉鸣不像蛙叫那样短促、跳跃,像声声鼓点,而是漫长、高亢、执著,嘶呀嘶,好像二胡。因此夏季田园交响乐队中,如果说青蛙是鼓手,那么蝉便是弦乐 师了。试想:炎夏烈日当空,树枝纹丝不动,连鹅鸭都聚集在树阴下的时候,如果说没有这位弦乐师的高亢奏鸣,该会使人感到多么的寂寞啊!4、黄昏收起缠满忧伤的长线,睁着黑色的瞳仁注视着大地。那里依旧歌舞升平,但仍有一群人,在灯火阑珊中孤单的注视着另一群人远去的方向。空中隐约飘来长笛和。

全国二胡演奏艺术家排名第一是谁 没有权威的排名,知2113名的有刘天华、华彦钧(阿5261炳)、孙文明、蒋才如、鲁日融4102等。1、刘天1653华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2、华彦钧(阿炳)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

详细的说一下二胡曲楚颂每一段都讲的什么,感谢

请问,刘天华先生的二胡十大名曲,您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过去(大约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为界),一提起“十大名曲”,基本上不是指小提琴的世界十大协奏曲,而是指《刘天华创作曲集》中的十首二胡独奏曲。胡琴类乐器自宋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多种定弦的胡琴在民间应是早成气候的事情,只是从未被系统化、专业化、理论化而已。二胡的专业化始于刘天华,他将这一散落民间,用于伴唱、行乞、自娱自乐的不起眼的乐器,发展成一个民族的独奏乐器,二胡自此开始正式步入中国乐坛。“二胡启蒙《良宵》始”。就是说,那时候学习二胡没有系统教材(刘天华创造性地编写了47首练习曲,开了二胡教育的风气之先),大家一学二胡,自然就到刘天华的这些曲子里找(阿炳的事情另文再谈)。而这十首二胡独奏曲中,《良宵》的篇幅最短,技术也容易上手,而且还是1-5弦,最适于入门级的初学者。《良宵》从普及率上说,堪称刘天华二胡作品的代表作。然而,刘天华其他二胡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技术也更丰富、更多创造性。兹将刘天华的二胡作品罗列如下:1.病中吟,2.月夜,3.苦闷之讴,4.悲歌,5.除夜小唱(即《良宵》),6.闲居吟,7.空山鸟语,8.光明行,9.独弦操,10.烛影摇红。因为我本人是研究刘天华的,不能说“最喜欢哪一首”,就依“学术”的角度向大家。

二胡十大名曲 1、二泉映月二胡2113独奏曲5261。《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器乐4102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1653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作者运用二胡五个把位的演奏,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流露出压抑悲怆的情调,继短小的引子后,旋律呈微型流动,恰似作者端坐在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出现六次,它从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而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各种技法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挥发。此曲缠绵情深,如泣如诉,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深受喜爱。2、良 宵二胡。

《春江花月夜》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和那首二胡曲有什么关系? 一《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夕阳萧鼓》意境深远,乐音悠长。二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

#刘天华#民族乐器#阿炳#二胡#二泉映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