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溶液中的共同离子 稀盐酸和硫酸铜 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2020-10-01知识3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用氧的元素符号O表示.碱溶液中都含有碱,碱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碱溶液中所含有的共同离子是氢氧根离子.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且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原子团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氢氧根表示为OH;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是“1”时省略),正负号在后,因此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氮气由氮分子构成,因此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1个氮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氮气的化学式表示为N2.1个锰酸钾分子含有2个钾原子和1个锰酸根,1个锰酸根含有1个锰原子和4个氧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锰酸钾的化学式表示为K2MnO4.化合物中钾元素常显+1价,氧元素常显-2价,设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原则可得:(+1)×2+x+(-2)×4=0,解得x=6.表示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字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因此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K2+6MnO4.(2)由该结构示意图可知个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

溶液中的共同离子 稀盐酸和硫酸铜 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碱溶液中所含有的共同的离子是______;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碱是指电离出来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碱溶液中所含有的共同的离子是OH-,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锰酸钾化学式是K2MnO4;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则:X+(+1)×4=1,解得X=-3;(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碱,其pH值>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酸,其pH值,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1)氧;OH-;氮分子;K2MnO4;3;(2)氢氧化钙;蓝;碳酸;红.

溶液中的共同离子 稀盐酸和硫酸铜 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什么是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 几种离子在同一种溶液里,若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就能大量共存,否则,不能大量共存。溶液中的离子之所以发生反应的实质是以降低某种离子浓度为目的,也。

溶液中的共同离子 稀盐酸和硫酸铜 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如何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在不考5261虑离子水解的情况下1、AB型4102(例Agcl)Ksp=s22、AB2或A2B型(例Mg(oH)?)Ksp=4s33、AB3型Ksp=27s^44、A2B3型Ksp=108s^5(s代表溶解1653度)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SO?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扩展资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如20℃时100mL水中能溶解1.82mL氢气,则表示为1.82mL/100mL水等。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参考资料来源:—溶解度

稀盐酸和硫酸铜 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稀盐酸和硫酸铜是不会反应的。因为盐酸的酸性比硫酸弱,假设稀盐酸和硫酸铜会反应,就生成硫酸,那就等于弱酸制强酸,是不符合化学规律的。无水硫酸体现酸性是给出质子的能力,纯硫酸仍然具有很强的酸性,98%硫酸与纯硫酸的酸性基本上没有差别,而溶解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是一种超酸体系。稀盐酸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属于药用辅料,pH值调节剂,应置于玻璃瓶内密封保存。主要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氢气,除水垢,药用方面主要可以治疗胃酸缺乏症。扩展资料:稀硫酸特性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4、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5、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6、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参考资料来源:-硫酸参考资料来源:-稀盐酸

在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原电解质含有共同离子的另外一种()会是原来电解质的()下降。 A同离子效应

胶体都是均匀,透明吗?请举例!! 书上说的不完全对。1.胶体的分散介质是液体时一般都是均匀透明的;2.胶体的分散介质是固体时经常是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比如凉粉就是一种胶体,一般不透明。

为什么要用盐桥?制备盐桥的电解质要满足何要求? 原因及原理:在两种溶液之间插入盐桥以代替原来的两种溶液的直接接触,减免和稳定液接电位(当组成或活度不同的两种电解质接触时,在溶液接界处由于正负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

胶体都是均匀,透明吗?请举例。 分散相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体系叫做胶体.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胶体是指微粒直径在1~1000nm之间的分散系统.胶体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分散介质是气体的叫气溶胶(如烟、雾),是液体的叫溶胶,是固体的叫固溶胶(如水晶、有色玻璃).胶体中的微粒(一般指胶核)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一般由103~109个原子组成.例如,氢氧化铁的胶核是由几百万个氢氧化铁分子组成的集合体.有些高分子有机物的直径很大(如淀粉、蛋白质),达到胶体微粒的大小.这些物质溶于水(或其他溶剂)得到的溶液也有胶体的性质.例如,分子量为36000的胰岛素(球状)分子的直径是4.0nm;分子量为42000的蛋白质(椭球)分子的直径是11nm.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较好,常常叫亲液胶体.前者稳定性较差,常称为疏液胶体.胶体的结构分胶核、胶粒和胶团.以碘化银胶体为例,把碘化钾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当硝酸银过量时),大量的碘化银形成胶体颗粒(称胶核),它的表面有选择性地吸附跟它有共同组成的离子,这样使胶核成为带电粒子.在胶核周围又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比较紧密的吸附层和比较松散的扩散层.胶体有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一些特性,如有丁铎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等现象(参见本篇。

#科学#蛋白质溶解度#氢氧化铁胶体#稀盐酸#溶解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