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淮南二十四桥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 ”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2020-07-19知识32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下一句。 下一句是: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的下联写在后面横线上。。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下一句。 下一句是:玉2113人何处教吹箫。5261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离开4102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1653官而作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如下: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二十四桥的典故? 二十四桥有二说。1、一说谓二十四座桥。据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有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后水道逐渐淤没。宋元佑时仅存小市、广济、开明、通泗、太平、万岁诸桥。现今仅有开明桥、通泗桥的地名,桥已不存在。2、一说桥名“二十四”,或称二十四桥。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录十五:“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红药桥之名出自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吴家砖桥在扬州西郊。梁羽生采用此说,所写扬州竹西巷谷啸风家就在此桥附近。(见梁羽生《鸣镝风云录》)3、是泛指、代指说。我国向来就有对数字概念采取含蓄、朦胧、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尤其在诗词中为说明事物的不凡、感情的激越,常常使用夸张数字,并不采取绝对数字。譬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道十八弯”、“三百六十行”等,并非确数。那么杜牧的二十四桥是否也用了这样的手法来泛指扬州桥梁之多呢?这也是一种推测,是。修改对联,使其符合对联的要求 答: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下联: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考查知识点:对联 思路分析与延伸:要点:结合对联特点,所对的部分。

#读书#二十四桥#淮南#文化#青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