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霸两强三段七国,复杂的战国,政治经济文化联动看就简单了

2020-07-19新闻8

如果说那段历史最复杂,春秋战国应算其中翘楚。

复杂之处在于不仅国家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四百年光景纵横捭阖间发生了无数事情,要弄明白,不看个几年书,估计都难得弄清楚。

(复杂的名词)

可是真有那么复杂吗?答案是并没有。

从春秋到战国的转折点,在政治领域公认以两个事件为分水岭。

一个是“三家分晋”,另一个则是“田齐代姜”。

随生产力发展,经济关系变化,一群新兴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进而取得政权,引发整个社会思想观念更新。

分晋的三家和代姜的田氏,就是这一新兴政治势力代表。在他们纷纷上位后,各国原本稳固的,基于旧贵族公族分封的政治结构瓦解。旧贵族政治瓦解,连带着也让新经济阶级地主阶级看到了变革希望。

(三家分晋)

然后中原大地诸侯国中,开始出现了变法风潮!

这是政治上变革,传导到经济上的体现,还有一个变化则是文化上的转变。

春秋时代特点是,晋国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与楚国为代表的长江文化间的争霸,这场南北争霸,间接促成了持续一百多年的晋楚争霸。

在长期争霸进程中,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敌对的长江黄河文明,开始渐渐融合。在这股不可逆的文化融合趋势中,原本属于南蛮的楚、吴、越等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间的华夷之别变得不在泾渭分明,开始走向了共生道路。

政治上士大夫公卿上位,经济上的新阶级地主崛起,文化上南北融合。

(南北文化交流)

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后,也在战国时代引发了三大趋势。

第一:士大夫公卿阶级上位成诸侯国君主,彻底打击了原本就威信不足的周王室,他们的存在被周王所承认,就等于周王彻底否定了自己对于分封制和《周礼》的遵从,原本的那套爵位等级制度,在周王带领下,被全面践踏。

践踏过后,谁还会在乎名分大义?弱肉强食成了时代主流。

第二:经济发展伴随的新阶级地主的崛起,让各国都面对一个问题,是主动放弃旧贵族特权,迎合变革,还是坚持保守,对抗变革。最后各国都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变法强国成了公认的事情,谁变法早变法彻底谁就强大。

这也是释放经济环境下,释放社会生产力内在诉求的外在反映。

第三:文化上的南北融和趋势,让原本泾渭分明的南北诸侯,融为一体,极大的扩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兼并天下)

这一系列变化趋势下,各个诸侯国战略诉求,都变的相对功利务实。

目标而言:终极诉求从虚名的争夺霸主,转变成为了兼并和反兼并之争。

手段而言: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迭出。

通过制衡和联盟,各种手段平衡国与国间关系。也因此才有战国时代错综复杂国际关系出现,使得战国时代政治环境,一直存在不稳定,在不断发展和制衡中运行。

那么这不稳定的政治环境难看懂吗?其实不难,分三段就能明白看清楚。

第一段:魏国首霸。

这一阶段的时间点从三家分晋起,到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为止,时代的主角属于首倡变法的魏国。

魏文侯斯执政时,魏国充分发挥了本国经济基础好,地理条件优的特点,吸纳人才,变法图强,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西门豹治邺。国家实力迅速强大后的魏国,借助地处列国中央的地理位置四方扩张。东掠韩赵威压三晋,西侵秦国占据河西,北兼中山,南败楚国。四面出击,四面获胜的魏国,凭借魏武卒成了第一强国,也成了战国时代首个出头鸟。

(出头鸟魏国)

可是出头鸟是那么好当的吗?

在战国时代这种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下,出头鸟下场就是被联合打压,受魏国欺负的国家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联合起来。

公元前354年,齐国以救赵为名和魏国打了一场桂陵战役,魏国战败,后续又与公元前342年以救韩为名打了一场马陵之战,魏国又败。

这就是属于韩赵齐三国对魏国的联合压制。

几乎在同一时段,西方秦国也在励精图治变法后,开始反击魏国。一场河西之战,魏国大败,几乎失去全部精锐。无奈的魏国只能迁都避秦之锋芒。战国第一个出头鸟魏国,就这样在韩赵齐和秦国联合打压,东西夹击中走向没落,从此一蹶不振。

(魏国霸业消失)

第二段:秦齐并立,两帝争锋。

这一阶段时间点,从公元前342马陵之战到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为止。

若要说在联合削弱魏国战役中,那几个国家占尽便宜,那就不得不说齐国和秦国。

齐国连续两次大败魏国,让齐国收获名望同时,也收获实利,齐威王和齐宣王也都是英明雄主。励精图治后的齐国,恢复了春秋时代的大国地位,成了战国最强存在。同齐国一样,西方的秦国也因商鞅变法,打败魏国威势,走上战国舞台中央。

变法后的秦国无疑是战国时代最适合征伐国度。在后续秦国南下吞楚国汉中蜀地,囚禁楚王,东出三晋,压制的赵魏韩三国瑟瑟发抖。

(两国并立)

秦齐并立两帝争锋,成了战国中期趋势。

剩下诸侯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开始有组织的联合在一起,它们通过政治斗争,连横合纵的方式,抵御两强侵蚀。

虽然有 “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说法,可战国时代的楚国一直不给力。

反而是秦齐成为时代主角,他们拉帮结派组团厮杀。最后秦国在组团厮杀中,为了麻痹甚至破坏齐国联盟。阴险的提出和齐国并称东西”二帝“。从此后高人一等的秦齐两国,外交状况迎来改变。

深居函谷关,拥有地利的秦国,可以悠然置身事外,而齐国则成了众矢之的。

务虚名而处实祸的齐国,因为欺压燕国吞并宋国,迎来了诸侯广泛敌对。秦国则借机帮助赵国,扶持燕国获得了东方国家的友谊。混进了讨伐齐国的队伍中。

等一切时机成熟,秦国代言人燕国开始振臂高呼,在乐毅带领下,五国联军讨伐齐国,轮番大战后,齐国悲催无比,仅剩两城,要不是田单崛起,齐国就要亡国。五国联合削弱了齐国。秦国就此一家独大,面对独大的秦国,他们并不放心,但联合军事行动,却屡屡受阻函谷关。

两强并立的战国时代,因为齐国衰弱,秦国崛起,开始打破了战略平衡。

(五国伐齐后齐国几乎被灭)

第三段:秦国独霸天下,扫六合归一统。

这一阶段时间点是,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

五国伐齐后,原本东西帝并尊的时代,成为过去,齐国被彻底消弱,一蹶不振。秦国越发的强势,进而有了独霸天下的声势。

各国联合打压秦国的行动又屡屡受阻。

唯一能抗衡秦国的唯有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国,可军事强大的赵国,却在长平之战中惨败。40万人尸骨,铸成了白起的战神之名,也让无数国家失去了对抗秦国决心。

少有的联合作战,只能延缓秦国兼并天下时间,却阻止不了秦国独霸天下的可能。

秦国兼并天下势头,变得不可阻挡。

随后秦始皇嬴政上位,扫六合归一统,秦帝国成立为止。

就此,横穿战国时代近两百年,历经三个阶段的政治博弈结束。秦国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秦国兼并天下)

这一系列政治斗争主线就是,强国崛起和弱国对于强国的联合压制。

第一阶段:诸侯联合压制首倡变法,成战国第一出头鸟的魏国,结果魏国一蹶不振。

第二阶级:诸侯联合对抗齐国和秦国。

秦国和齐国也各自推行不同的外交政策联合诸侯,发展自己。在连横合纵不断争斗后,诸国打压秦齐的目的达成了一半,齐国被联合打压,从强国地位跌落,而秦国则通过地利优势还有外交手腕,避过诸国联合打压,顺势成了最强国。

第三阶段:兼并战争和反兼并战争成时代主题。

秦国以兼并天下为己任,东方六国以反兼并为己任。可惜关东六国并不齐心,反而各怀心事。在最后一个能制衡秦国的赵国衰败后。关东六国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对抗秦国的存在,反兼并的战争也就无从谈起,秦国统一趋势已成。

战国各阶段,还有阶段中的政治斗争说完了,那么这一切体现了什么?

正如我前文所言一样。

战国时代就是一场社会剧烈变革期,因为内在经济外在政治需要推导,慢慢走向统一的政治经济学诉求而已。

旧有的社会政治秩序,被新的政治阶级和经济阶级冲击时。

变革迎合还是守旧对抗。成了对诸侯国统治者的考验,最后变革者成时代主角,魏国首倡变法,秦国跟进,齐国跟进,韩国赵国也跟进。这些国家也都强盛一时,时代主旋律无疑是追求变化和创新,国力强弱的变化也越发频繁。

这反应在华夏大地上,就是社会生产关系被彻底变革一轮。

被变革的社会生产关系,间接促成了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当基于分封制建立的政治制度瓦解后,基于地主阶级财产所有权的制度,当然更希望摆脱旧贵族,确立自己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经济趋势下,统一就有了内因诉求。

秦帝国最终兴起,就是源自经济发展后的统一诉求。

天下苦春秋战国太久了,统一的帝国不仅能避免战争,还能发展经济,对于新阶级而言,更有吸引力。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当秦帝国成了暴秦,残余的反对派攻击就来了,这攻击的发起点就是变法最不彻底的楚国,那旧贵族的绝地反击。

(楚汉之争不过时代趋势的延续和对抗)

然后历史进入了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主角。

高傲的复古分封者,旧贵族项羽,务实的大一统者,流氓新贵刘邦。

在时代趋势下,胜利者成了刘邦,因为他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仅此而已。

#先秦时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