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全文及译文 《笠翁对韵》清·李渔【上卷】一东·其一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濛濛 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 飒飒寒霜惊戍旅三东江上 漫漫朔雪冷渔翁一东·其二河对汉 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 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曚 蜡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 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 青霜锁道马行踪一东·其三山对海 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 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 玉笛弄残红子月凤翔台上 紫箫吹断美人风二冬·其一晨对午 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 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凤冠球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间 仙李盘根调国派沉香亭畔 娇杨擅宠起边风二冬·其二清对淡 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 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 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 儿孙罗列丈人峰二冬·其三简对繁 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仙。
《笠翁对韵》可以分为几节?
《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有什么区别? 一、《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二、《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拓展:《笠翁对韵》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文学体裁:韵文作品别名:笠翁对偶作 者:李渔(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浙江兰溪人。
《笠翁对韵》是本什么书,第一篇内容是什么? 《笠翁对韵》是本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为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第一篇内容是: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是什么意思? “一东”本无特殊2113意思,“5261一”是序号,“东”是指其韵部。4102《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1653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是按韵分编的,所依据的韵就是《平水韵》《平水韵》将平韵分为30个韵部,分上部和下部,各15个韵部,一东就是上部的第一个韵部,包括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衷等韵脚字。扩展资料:《笠翁对韵》一东部分对句解析1、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此为自然景观对,意思是风高高刮过,秋天的月亮很亮,大雨初晴,晚霞格外鲜红。2、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此句为天文对,意思是牛郎、织女二星分布在银河的左右,参商二星分布在北斗星的西面和东面。3、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此句为时间和地名的综合对,意思是十月的边塞,飒飒寒霜惊到了戍边的人,三冬的江面上,无边的大雪让渔翁感觉特别的寒冷。4、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茅店村的前方,明亮的月亮落入了树林,雄鸡正在啼鸣;石板桥路上,霜封锁了道路,但仍然看到马蹄印。5.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
一年级课本里的金木水火土这个课文是古诗吗 原文: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这不是古诗,充其量算个歌谣,顺口溜罢了希望采纳,您的采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笠翁对韵中的一东、二冬、三江等是什么意思? 数字代表声调的2113次序,而汉字代表韵部。一东中的东韵5261,是4102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的冬1653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二个韵部;而下平声的“一先”、“二萧”中的先韵、萧韵,则是下平声中的第一、二个韵部。三江是第三节,是以ang韵相对应的词语和短句。我们现在看东、冬二字,读音一样,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古人那个朝代,二者就有略微差异。比如有一个说法是隋唐的东韵字收ung,东就念dung;冬韵字收ong,冬就念dong(这只是一种为了区别二者很粗略的说法)。发音区别小,但确有不同。扩展资料《笠翁对韵》是清代的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李渔的号为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上下两卷,每卷各有十五个章节。《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在形式方面差不多,都是韵文,而且都是教人对对子的,这是因为科举考试写诗用韵,须以官方认可的“平水韵”为依据;而“平水韵”是唐宋时期的书面音,清人的口语音和“平水韵”已有较大差异,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必须从小接受声韵方面的训练。《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按照“平水韵”韵部来分篇。因近体诗通常押平水韵,所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三十篇,对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