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入门基础教程
电子琴入门指法和五线谱入门初学者第一步应该先学什么 自学电子琴首2113先从五线谱开始学习。简谱是指5261一种简易的记谱法4102。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1653谱两种。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写法:1234567i读法:DoReMiFaSolLaSiDo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扩展资料:弹电子琴身体姿势要点:1、手的各部位要自然放松,切忌僵硬。2、大臂(上臂)自然下垂,小臂与手腕、手背成水平线。3、手指自然微微弯曲,最后一节与键盘垂直。4、大拇指用外侧触键,其它指用指尖肉部触键。5、弹电子琴手指的力度要稍轻,不宜采用演奏钢琴的力度重触键。因为演奏者演奏一般电子琴,触键力度的大小并不影响音量(比较高档的电子琴对力度大小也能反应,不在此例)。6、手指过于放松、甚至轻飘飘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有时会由于按键过浅,没有拨通电子振荡器电路而无音,用手的自然。
学电子琴是从简谱学起好还是从五线谱学起好 我觉得还是五线谱比较好,五线谱需要适应的时间比较长,等你女儿以后再接触难免会不适应,五线谱转简谱很容易,快了也就几分钟的事,可是从简谱转五线谱几个月也未必能适应。
教我用五线谱电子琴. 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
电子琴五线谱 五线谱(Musical Notation)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