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玉成的三大流派 刘忠河和唐玉成

2020-10-01知识25

唐玉成的个人经历 幼年丧父,随母至外祖父家居住。1904年入玩友班,攻花脸、红脸。1906年入夏邑罗家班学艺,师从况凤仙(艺名科马,旦角)。1920年又拜师冯垛,赐名玉成,他虚心学习冯垛的演唱技巧,技艺提高,名声大震。冯垛去世后,唐玉成成为该班台柱。1921年入夏邑程家班演出,始有名声。1925年以后在虞城刘家班与王彦山、张永兰、黄儒秀长期合作,并吸取名红脸孙照登的一些唱腔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派。在演唱时,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一般由C调升到E降调),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采。1948年投国民党55师随军演出,建国后入虞城人民剧团为领衔主演。1962年,他参加河南名老艺人汇报演出了《火烧纪信》、《地塘板》、《文王跑坡》,等剧目。冯纪汉在《向优秀的传统学习》一文中,对他在《火烧纪信》中扮演的纪信给予了高度评价:“唐玉成通过自己的唱腔和表演,从犹豫到自愿,表演得很有层次,而且合情合理。一个68岁的老人,还能够作出这样的表演,特别是唱腔还那样洪亮优美,如果没有高深的艺术造诣,是难以达到这样境界的。八大红脸王要么与唐玉成有直接师承关系或。

唐玉成的三大流派 刘忠河和唐玉成

刘忠河的人物轶事 父亲是个戏迷,爱好听戏2113。当时火5261车站附近有个说书场。经常出入些达官贵4102人,商贾名媛。1653晚上,说书场坐满了人。说书的内容大都是平词、扬琴、山东快书和大鼓书之类。刘忠河经常跑到说书场前,好奇地向里张望。没有钱,当初胆小的他,不敢上前。后来,刘忠河发现,许多进去听戏的人都穿着大衣,他便灵机一动,钻进别人的大衣里,不就可以混入说书场了吗?但那样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如果被看场的人捉住,会被人家给涂个“大花脸”,然后从场子里推出来,以示侮辱。但刘忠河每次都巧妙地混进说书场里。一次听说马金凤要到这里演戏,前去听戏的人挤爆了说书场。刘忠河钻进别人的大衣内,混入场里。他挤在人群中间,吃力地踮起脚后跟,望着令他神往的台上的演员,听得如痴如醉。等上半场结束时,看场子的人开始清场。为逃避被赶出场子,趁人群混乱之际,刘忠河连忙偷偷钻到板凳下。打那时起,他便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暇时,自己便模仿舞台上演员的表情,拉起花架子,兴致勃勃地“嗷”上半天。刘忠河也仿佛意识到将来自己的一生似乎要与戏曲联系在一起。1955年,刘忠河考入红星剧校(1956年改名为商丘地区豫剧团)。前去报考那天,刘忠河得到主考官锁。

唐玉成的三大流派 刘忠河和唐玉成

豫剧十大红脸王 1、“红脸王”最初是豫东观众对唐玉成先生的专有称呼,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2、后来,唐玉成的弟子杨启超因在同辈弟子中表现突出,被人们称为“小红脸王”(以区别于“老。

唐玉成的三大流派 刘忠河和唐玉成

到底什么才是豫东老调?八大红脸王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豫东老调? 豫东老调泛指豫东调,梨园春自孙翔宇一说豫东老调。豫东红脸王是唐玉成,小红脸王是指乃弟子扬启超。后来的八大红脸王是刘忠河,刘新民,张技茂,洪先礼,谢庆军,索文化,陈传明,朱坤芳∧人。刘忠河自不必说,刘新民豫剧须生五大唱腔之一,已故去。张枝茂以悲入戏,年岁已高,恐不能再演戏。索文化后来居上,先期在八几年九几年时以生角为主,当时为洪先礼的《哭头》配戏演高怀德,谢庆军先期的《崇祯吊死梅山》绝对豫东红脸,后期加入豫西调唱法,东西结合。洗先礼有豫东老红脸王于福礼唱法特点,声腔最具传统红脸特色

河南豫剧八大红脸王是谁? 因现在称“八大“者,有几个是典型的豫东调,其中说唱式唱腔太多,太俗气,不爱听,故了解不多,不便评论。当然,早期的唐喜成、刘忠河,是我最喜欢的。

在你心目中谁才是真正的“豫东红脸王”,为什么? 谢谢你的邀请!豫剧红脸王最初只是指唐玉成老先生,他是唐派艺术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红脸王,他的弟子杨启超唱的也很不错的,在继承唐派艺术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也非常的受欢迎,也有一批忠实的观众,也是大家公认的唐派艺术的传承人,可惜的是这两位老先生都已经离开了我们。现在在豫东地区又有八大红脸王“刘忠河,刘新民、张枝茂、索文化、陈传明、朱坤芳、谢庆军和洪先礼。也有十大红脸王之说有唐喜成、唐玉成、刘新民、张枝茂、索文化、刘忠河、陈传明、朱坤芳、谢庆军和洪先礼。还有各种其他的说法“九大红脸王”,“十二大红脸王”之称。就现在而言豫东八大红脸王,我最喜欢的有几位刘忠河、洪先礼、索文化。也不能说是喜欢,只能说我觉得这三个人的唱腔区别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比较明显,比较有特色,我也很喜欢听其他几位老师的戏,我最近听的《刘墉下南京》五本全场戏,很有意思的是一个老师唱一场,很不错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再看仍然有不一样的感觉。⑴刘忠河。刘忠河老师就不用多介绍了,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刘老师和黄爱菊的《打金枝》是一个经典,很难再去超越了。当年刘老师的《打金枝》一经推出,就在豫东,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商丘一带流传。

豫剧有几大派?

#洪先礼#刘忠河#文化#打金枝#唐玉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