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限空间隔离式防护面具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0-10-01知识2

GB30871-2014中提到的作业前,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进行哪些检查? 4、作业使用的个体防护器2113具、消防器材、通信设5261备、照明设备等应完好;5、作业使用的脚手4102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1653工具等各种工器具应符合作业安全要求;超过安全电专压的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属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

有限空间隔离式防护面具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应做好哪些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包括:可靠隔2113离、切断电源、罐外5261监护、空气置换、4102用电安全、个人防1653护、急救措施、升降机具。1.可靠隔离: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其设备必须和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离,绝不允许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检修现场。2.切断电源:有搅拌机机械装置的设备,进入罐内作业前应把传动带卸下,启动机械的电机电源断开,如取下保险丝、拉下闸刀等,并上锁使在检修中不能启动机械装置,再在电源处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上述措施采取后应有人检查确认。3.空气置换:凡用其他气体置换过的设备,作业前必须用空气进行置换,并对空气中的含氧量进行测定。动火作业除了将作业现场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进行测定满足动火规定外,还因及时进行通风。4.罐外监护:罐内作业一般应指派两人以上进行监护。监护人应了解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中毒症状和火灾、爆炸情况;监护人应位于能经常看见作业场地内全部操作人员的位置,眼光不得离开操作人员;监护人除了向作业人员递送工具、材料外,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岗位;发现有异常时,立即召集急救人员,设法将受害人员救出,监护人应从事的急救工作;如果没有代理监护人,即使在非常时候,监护人也。

有限空间隔离式防护面具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受限空间氧气含量标准 国标,需要国标及条款 一、含2113量标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5261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的氧含量410220.93%(体积百分比)。二、国标1653是进入受限空间的氧气含量大于19.5%且小于22%。在受限空间作业低于上述含量值人类呼吸将很困难,所以必须按有关规定或标准进行检测,低于上述含氧量则必须进行空气置换,直到合格为止。三、需要国标及条款Q/SY1240-2009《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范》Q/SY1242-2009《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氧气百分比危害后果1、23.50%最大的允许氧气规程(OSHA)2、20.90%正常大气中的氧气含量3、19.50%最小的允许氧气含量4、15%-19%降低员工的作业能力,有缺氧感觉,可引发身体冠状动脉、肺、循环系统等出现问题5、12%-15%呼吸和脉搏跳动加速,协调力、感觉及判断力削弱。6、10%-12%呼吸困难,判断力微弱,嘴唇发篮7、8%-12%记忆力丧失,不省人事,神志不清,脸色灰白,嘴唇变篮,恶心呕吐8、6%-8%8 分钟-死亡;6 分钟-50%生存希望;4-5 分钟-治疗后可恢复9、4%-6%40 秒内昏迷、痉挛、呼吸停止至死亡扩展资料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4.3.1 。

有限空间隔离式防护面具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受限空间监护人的职责

受限空间作业有哪些安全作业规定 1、安全隔绝设备所有与2113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5261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4102设备与外界连接的1653电源应有效切断。2、清洗和置换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清洗后应进行空气置换,并随时监测氧气和其他危险气体的含量、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应考虑到盲端的置换,置换后的氧含量应达到18~21%、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及其他危险气体浓度符合GB Z2-2002规定。3、通风要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4、定时监测(1)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有限空间再次作气体采样分析,验证分析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作业许可要求。若不符合,必须按以上置换、清洗或通风作业程序直到符合作业安全要求为止。(2)采集的分析样品要有代表性,应保留在气体取样器内并至少保留4小时甚至直至作业结束。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在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其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GB Z2-2002规定。(3)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同时取消作业证;作业现场经处理,并。

受限空间监护人职责和权限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通风换气;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和正确的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进入有限空间必须配备的急救器材有哪些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有限空间作业前,对于与作业相连的氨,氢气,酸,碱管道必须用什么隔绝? 4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4.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4.2安全隔绝4.2.1受限空间与其它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4.2.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4.2.3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4.2.4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4.3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4.3.1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4.3.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1-2007的规定。4.3.3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4.4通风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4.4.1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4.4.2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4.4.3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

受限空间作业应做好哪些安全措施 1、进入受2113限空间作业前,切实做好工艺处理。与作业5261系统相连4102的管线、阀门加盲板断开,加、取盲1653板要有专人负责。对生产、储存、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设备、容器,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所用盲板要用符合压力等级的正式盲板,不能用白铁皮、石棉板等材料作代用盲板。本期“警钟长鸣”报道的聚丙烯反应釜爆炸事故,就是因为未对丙烯进料阀门加装盲板隔断造成的。2、对受限空间内的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一个设备要多采几个点的样,如塔类,至少应测上、中、下3个点;储罐应在物料进出口和中部;卧式容器最好取两端。采样时尽可能伸向设备内部,样品才有代表性,切不可在人孔处取样,人孔处因空气对流采的样品不具代表性。只有当受限空间内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和有毒物含量都为合格,方可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容器、设备内作业温度高。

#氢气爆炸#有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