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含砾黏性土勘察野外描述 地质勘察土层描述

2020-10-01知识10

工程地质勘察野外编录中卵石是怎么描述的?急 卵 石:颜色(青2113灰夹黄色),密5261度(松散/稍密/中密4102/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1653湿度(稍湿/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磨圆度(呈圆形或次圆状),分选性(好,一般),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物(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圆砾:浅灰黄色、灰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差,以石英砾、卵石为主,石英砂次之,砾、卵石磨圆度较好,石英砂呈次棱角状。扩展资料:主要是对岩性进行描述。如:描述其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及形成条件进行描述,如果有特殊的构造也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还要观察岩石的破裂面,看其是否有划痕,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构造运动的证据。再就是还要量取其主裂面与岩心轴的夹角。最后就是取样,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取样的话,就要取二分之一样,不过有些时候要视情况而定 有的矿山就要求取全样。具体情况具体来定,有些矿山根本不按国家标准规范干活。参考资料来源:—地质勘察

含砾黏性土勘察野外描述 地质勘察土层描述

工程地质勘察野外编录中卵石是怎么描述的?急 卵 石:颜色(青灰夹黄色),密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湿度(稍湿/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磨圆度(呈圆形或次圆状),分选。

含砾黏性土勘察野外描述 地质勘察土层描述

野外勘察沙土层记录描述 铁路勘察野外编录描述格式 1填土:(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多(少)的土)注:如果有夹杂物,要在最后特别注明。(如夹有少量沙类土等)。。

含砾黏性土勘察野外描述 地质勘察土层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地质描述 原发布者:ldd_110土层的描述:素填土:褐黄色,主要有粘性土新近回填,回填时间小于1年,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均匀性、密实性较差。杂填土:杂色,由粘性土、碎砾石及其他杂物组成,局部见少量生活(建筑)垃圾,粗硬质约占25%,呈松散状。耕植土:颜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呈松散状,均匀性、密实性较差。淤泥:颜色…,饱和,流塑~软塑,成分均匀,含有机质,具有腐臭味,刀切面光滑,摇震反应慢,韧性低,干强度高。含粉细砂淤泥:颜色…,饱和,软塑,成分均匀,富含有机质及少量腐殖质,具有水平层理,层间夹有薄层粉细砂,含量约15~30%,刀切面光滑,韧性低,干强度高。淤泥质土:颜色…,塘积成因,主要由粘、粉颗粒组成,含少量有机物,略臭,切面光滑,韧性一般,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流塑状。粉质粘土:灰黄色,主要由粘粉粒和砂砾粒组成,砂砾含量约8~10%,切面光滑,韧性一般,干强度高,摇震无反应,可~硬塑。砂质粘土:颜色…,冲洪积成因,主要由粘粉粒和砂砾粒组成,砂砾含量约20~40%,夹含少量卵石及砾石,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摇震无反应,可~硬塑。中(粗)砂:颜色…,冲洪积成因,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亚圆形,级配一般。

岩土的野外描述 土类岩芯的鉴定和描2113述(一)黏性土、粉土岩芯5261的鉴定和描4102述1.土的名称:黏性土类的黏土1653(塑性指数Ip、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17=和粉土(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Φ>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L≤0),硬塑(液性指数0≤0.5),软塑(液性指数0.5≤1),流塑(液性指数IL>1);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潮湿(天然含水率20%≤w≤30%),饱和(w);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中密(0.75≤e≤0.9),稍密(e>0.9),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二)砂类土岩芯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砾砂(Φ>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粗砂(Φ>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中砂(Φ>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细砂(Φ>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85%),粉砂(Φ>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2.土的颜色:一般为。

#粉质粘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