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军校毕业季|带着对使命的思考走出课堂,走上属于自己的军旅之路

2020-07-19新闻18

夏夜,细雨霏霏。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室里,戏剧和舞蹈专业的学员们正在加紧排练着自己的毕业作品。

虽然刚刚完成论文答辩,毕业班的学员们却没有毕业季的“躁动”。歌唱声器乐声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汇成了一曲独特的“毕业歌”。

润物无声亦有声,教育无形亦有形。对该学院的学员们而言,从入学到毕业,总有一股力量在浇灌着他们,为“拔节孕穗期”的他们带来生长的光和热。

如今,学员们走到了军校生涯最重要的一个路口,心中的火焰跃动着母校温暖的记忆,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夜深了。日历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出发的日子又近了。

出发前,点燃心中的一团火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董 澄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组织学员赴基层部队采风演出。林梓栋摄

“成长,在那遥远的地方”

西南边陲,山巅之上,朵朵白云似乎触手可及。

摆在学院“边防行”演出小分队学员们面前的,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特殊舞台——一座哨所、一块空地。

音响随身携带,道具“就地取材”,在2700多公里的边关行程中,即使有时演出只有一两名边防官兵观看,大家依然感到了发自内心的充实感。

充实感源自“被需要”的感觉——走下哨位的官兵匆匆赶来,额头上挂着汗珠、脸上挂着微笑;边防战友亲手制作的花束,还带着泥土的清香;营区里朴实的军嫂和可爱的军娃,眼神里闪烁着喜悦;演出结束,掌声在群山间久久回响……

充实感更源自对使命的理解——与“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所在大队官兵座谈,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和同样年轻的官兵站一班岗、吃一锅饭……在祖国边防线上,学员们读懂了家国情怀。

走一路思一路,演一路悟一路,学员们为国担当的“种子”也在悄然间生根发芽。

让音乐专业学员孙政成长的,是夏日里一个偶然的画面。

学习美声的他,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在部队难有“用武之地”,直到他和同学们来到大山深处的火箭军某部营区,直到那个中午,当他抬起头望向窗外。

那是一个让孙政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画面。烈日下,几名战友在大汗淋漓地保养装备。如同呵护至宝,战友们充满热爱的眼神一瞬间“击中”了孙政。

创作的灵感在那一刻被打开。入伍前从未唱过军歌的他,把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跃动的音符,一首名为《倚天长剑》的军歌曲谱几乎一气呵成。

“现在我们的营歌还是它!”当战友给孙政打来电话,他同时也听到了自己内心“呼啸”的声音。

一句“我们”,代表着战友们的认同,也标志着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又翻过了“一道岭”。

同样是炎炎夏日,榴弹炮响起的一瞬间,毕业班学员丁明毅也感受到了成长的脉动。

前段时间,学院组织丁明毅和同学们来到某合成旅当兵锻炼。野外训练,他们一起风餐露宿;高温作业,他们一起汗流浃背。在挖掘掩体时,学员们手上磨起了泡,可看看比自己年龄还小的战士们那一双双结了痂、长了茧的手,丁明毅默默地埋下了头,更加使劲地抡起手中的镐头……

“成长,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像无言的老师,边关的战友们,训练场上奔跑的战友们,给大家上了一堂关于拼搏与奉献的人生课。当学员们的肤色和战士们一样黝黑的时候,他们也渐渐融进了这支军队的血脉。泥土味和汗水味混合而成的,是成长的味道。

“校园里,总有一股力量感染着我们”

美术专业学员张卉完成过很多画作。然而,最让她满意的一组画,却是看上去平凡无奇的训练场——色彩、线条、棱角分明的美感,跃然纸上,一种战场上特有的阳刚之气扑面而来。

都说艺术源自生活,直线加方块的军营,曾让不少学员在创作时觉得颇为“单调”。

“艺术专业的学员普遍比较感性,要把教育和创作相结合,用军营阳刚的特质牵引创作、浸润心田。” 学员队队长易大超的话,道出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秘诀”——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点评,教员和队干部们总会将学员的目光引向朝气蓬勃的训练场,带领大家感受来自军营本身的青春活力。

渐渐地,张卉和同学们发现了军号吹响黎明的壮美、阳光洒进教室的温暖。身边的正能量,让大家明白自己该为谁而创作、该怎样创作。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推动”学员刘坤鹏的,是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课,而这堂课的主讲人是他自己。

开展“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教育,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巩进军,安排每名学员围绕主题进行10分钟的自主授课。

授课时,刘坤鹏选择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偶像”——“独臂英雄”丁晓兵。从断了手臂完成侦察任务,到独臂参加抗洪抢险,短短10分钟的讲述就如同打开了一部“微电影”,“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准伴着“左手礼”,深深地烙印在学员们的脑海。

刘坤鹏的讲述结束了,探寻初心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爬冰卧雪的边防战士、喊响“跟我来”的基层主官……鲜活的故事把“铅字”变成了带着温度的画面,学员们被一股家国情怀包围,情感的共鸣凝聚起对理想信念的共识。

“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我们选择的恰恰都是最触动自己的故事。”刘坤鹏的话道出了这堂课“气场”的来源——每个人带来一颗火种,思想的火焰便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指引着大家向前、再向前。

走出教室,成长的课堂依旧在延伸。每天清晨,宿舍楼里都会准时响起学员大队自办的广播。

“选择大家爱听的内容,真是一门学问。”学员郭清林说。准备期间,大家不仅要选取“吸引耳朵”的内容,还要紧扣每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

文学专业负责撰稿,音乐专业创作歌曲,戏剧专业担任播音……“校园里,总有一股力量感染着我们。”当把坐下“听道理”变成一起“讲故事”,学员们在筹备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真正的“教育者”打下了基础。

“舞台上,看到未来的自己”

不久前,戏剧专业学员晁钰棋做出了自己的毕业选择——到基层部队去。

从小到大和父亲聚少离多,晁钰棋一直对身为军人的父亲有些“成见”,也对军人这一职业产生了偏见。

“改变我的,是一场戏。”在排演剧目《历史的天空》时,晁钰棋担任B组男主角。学院结合原著和剧本穿插开展的红色历史教育,让晁钰棋“入戏”很深。

当晁钰棋看到剧中人物在革命洗礼中成长,把毕生心血献给军队时,到一线摔打磨砺的念头渐渐清晰,他暗下决心:“不仅要在舞台上演好角色,更要在现实生活中演好军人角色。”

一次赴部队演出谢幕时,千余名官兵突然“唰”地起立敬礼,晁钰棋和同学们被震撼了。他们深知,这是战友们在用最崇高的方式,向军人的荣光致敬。刹那间,晁钰棋读懂了剧本,读懂了父亲,也读懂了自己。

“舞台上,我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晁钰棋说。

影视文化管理专业毕业班学员周寅觉得作为文艺骨干,将来主要任务是“搞创作”。在他眼中,一个完美作品的分量,远远重过一堂教育课。

“要让大家自己说服自己。”面对学员们的理解偏差,担负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员刘帅并没有急于搬出条条框框的大道理。

“为什么几条标语,就能动员老百姓踊跃参军?”“为什么文工队要冒着生命危险把节目送到前线?”……

一串问题牵出一串故事。课堂上,刘帅从红军长征讲到抗美援朝。在讲到红军战士用歌曲瓦解敌军斗志时,学员们感到了文艺骨干的“战场价值”。在听到志愿军的文工队员们为了给战士们送去“精神给养”而牺牲时,大家不知不觉地眼眶湿润了。

“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要用艺术传递思想。”讲完故事,刘帅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员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对思想政治课有了新的认识,还描绘了新时代军队文化工作者的“自画像”。

“热血同在朝鲜流,谁说艺兵不作战……”课堂小结时,刘帅念了志愿军文工队员的一首小诗。

课戛然而止,余音未绝。就如一幅画的留白,刘帅的授课方式体现了学院对毕业学员的教育思路——让大家带着对使命的思考走出课堂,走上属于自己的军旅之路。

时 光

青春的光影凝固时光的脚步。图为海军勤务学院、空军军医大学学员创意毕业照。胡旭风、朱鲲宇摄

主持人语:本期《校媒联盟》的主题词是——时光。

总有一些时光片段,会跟青春、梦想和快乐长久相连。即使多年后,那些熟悉的声音、模样渐渐淡去,但那些温暖、激情却久久萦绕心间。

时光雕刻青春的容颜,留下年轻最美的底色;时光包容青春的不羁,留下青涩和勇敢的背影。

对于即将毕业的军校学员们来说,军校的美好时光,凝固成他们生命中亮丽的篇章。

时光走着走着就成了岁月。有人说,人这一辈子,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当青春披上迷彩的霞光,军校里每一个拼搏的瞬间,都成为学员们心灵深处不可复制的记忆。

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一组来自海军航空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的“军校毕业季”微媒推文,以及部分毕业学员的心语,以多元化的视角,呈现军校学员不一样的青春风采。

★军校时光匆匆而过,即将散作满天星的我们,将在心中珍藏她最美的样子。青春不散场,未来正等着我们,挥挥手,不说再见。

@国防科技大学 李悦

★我至今还记得参加“精武杯”集训时的那碗面——红油泡椒口味。辣汤喝下去,在跑回去的18公里路上,我的胃里好像喷火一样。尽管后来我又吃过许多面,但那一次的味道,不可复制,余香永存。

@海军工程大学 曹翰文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说的,“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也许,多年以后,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想,我会感谢曾经拼搏的自己。

@陆军工程大学 汪鹏

★军校拉练,背上背囊,就是背上誓言一般的信念。连续21小时的行军,近百公里的路程,我们顶严寒,过长夜,翻山岭,斩荆棘,与战友肩并肩、手挽手,走过泥泞的艰辛与欣慰。如今,所有的记忆都折射出迷人的光芒。

@陆军步兵学院 李少白

★闭上眼,一切历历在目:被汗水浸透的蓝色征衣,回荡在食堂中的“生日快乐”,三尺讲台上的谆谆教导,白鹿原下绿色与蓝色的交融……军校4年让我学会了责任与担当,我定不负母校的嘱托,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

@空军工程大学 宋常斌

陆军工程大学公众号更多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海军航空大学公众号更多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国防科技大学公众号更多信息请扫描二维码

(朱桁冈整理)

#国内军事#军校#学员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