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脱衣真的是为了化开冰吗?

2020-07-19新闻6

元朝人郭居敬把古代24个著名的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一书,后来成为元明清时期,宣扬孝道的通俗读本。古人重视孝道,所以这本书在当时很有名。不过,到了今天,这本书不再受欢迎,一些人大力批判,认为二十四孝的故事太变态,是古代典籍中的糟粕。

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一则是“卧冰求鲤”。说的是,王祥卧冰,说王祥的继母生病,想吃鲤鱼。为了捕捉鲤鱼,王祥脱了衣服卧在冰上,后来冰自动化开,鲤鱼跃出水面,王祥因此成功捕到了鲤鱼。其实,故事想说的是王祥的孝心,感动了鲤鱼,所以鲤鱼才会主动跳出来。

题主问的是:王祥真的脱光衣服融化冰吗?其实,这真的是个好问题,因为这里面还真的值得说道,尤其是脱衣服的问题。

“卧冰求鲤”的故事,最早出自《搜神记》。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干宝《搜神记》

《晋书》也有这段,而且文字一样。这里面有一句话很关键,即“祥解衣将剖冰求之”。断句为“祥/解衣/将/剖冰/求之”,意思是说,王祥脱了衣服,将要“剖冰”来捕鱼了。这里的“剖冰”是什么意思?是卧在冰面上吗?肯定不是。“剖冰”意思很简单,就是要破开冰,因为不破开冰,是没法捕鱼的。

所以,这段话可以总结为王祥是要“剖冰求鲤”,根本不是“卧病求鲤”。

从常人的思维来看,也应该是“剖冰求鲤”。试想,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如果要到冰面捕鱼,会怎么做?肯定要先把冰砸开,砸出一个洞,这样才能钓鱼或者用诱饵徒手抓鱼等。有谁会脱衣服,用体温去暖化冰呢?要知道,用身体化开冰后,人会掉入冰窟里啊,除非你能把身体热量集中在一处。所以说,这种操作,实在不合常理,除非作秀,或者脑子不正常的人才可能去做。

王祥是汉末魏晋时期的人,官至太尉,后来封为睢陵公,脑子很正常,更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作秀。所以,说王祥“卧冰求鲤”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王祥“剖冰求鲤”。

有人问,即便王祥是剖冰,可他为何要脱衣服呢?

原文没说。但我们可以推测,魏晋时期,人们的衣服普遍宽衣大袖,不方便做农活,除非是穷人家庭,或者普通百姓人家。王祥家庭条件不错,祖父王仁做过官,而且官至青州刺史,父亲也多次被征召做官,但是他没去。也即是说,王祥可能是穿着宽大的衣服去河上捕鲤鱼的,只是这种衣服不方便干活,王祥又要破冰,所以才会脱下衣服。

当然,王祥脱衣也可能是为了包鲤鱼用。但这种推测可能性很小,毕竟他知道要捕鱼,应该会提前准备笼子、绳子之类的。而且,大冬天用自己衣服包着鱼,一般人也不会这么做。

综上可以发现,最初的记录中,王祥脱衣服、剖冰都是正常操作,他是“剖病求鲤”。只是到了元朝《二十四孝》中,才变成“卧冰求鲤”。这可能是作者要表现王祥的孝心,才故意说得夸张一些,把“剖冰”说成了“卧冰”。

所以,王祥应该是只脱外面的衣服,不妨碍他干活就行。所以,王祥不可能脱去自己身上全部衣服,也不会是脱光上衣。不过,随着“卧冰求鲤”故事的传播,很多人信了这个故事,所以绘画也是王祥脱光上身,卧在冰上。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要归咎于《二十四孝》。

当然,说这么多,不是要说王祥不够孝顺,大冬天剖冰求鲤,也足以表达其小心了。本文只是借此说说“卧冰求鲤”故事的渊源,顺便解开事情的“真相”。

#元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