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康德道德哲学三原则

2020-07-16知识13
康德绝对命令三条原则是什么? 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解释: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解释: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解释: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拓展:德国哲学家康德用以表达普遍道德规律和最高...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知识论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解决知识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上,康德颠覆了世俗:人们常常觉得知识是日常生活、习俗的积累,或者就是人类心灵的产物,经验论与唯理论展开了热烈而似乎无法停止的争论,康德说,我们的知识开始于经验,却绝不来自于经验。人能够为自然立法,知识的形成先天地决定于我们的理性。康德将这场哥白尼式革命的战火延续到了他的道德哲学的领域。日常的道德意识以及我们的道德直觉,或是以快乐幸福作为最终指向,或是将神的意志当作行为之决定根据,道德也就因此而成为或是对经验的总结,或者就是神的命令。康德则把道德的基础从经验的外在对象(物)转移到先验的主体(人)的意志中来,先确定先验的善良意志作为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令,然后再推至可能的道德现象。康德寻求着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准则,该准则向最终定言命令的转化和实现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呢?康德经历了三个过程:对情感的恰当区分;由尊重决定人类行为;由自由确立定言命令。一.性情感康德道德领域里哥白尼式革命的意义不亚于他的知识论。L·W·贝克教授曾作过这样的评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也能找到一种类似于哥白尼似的革命。我使用现代人中研究康德而深受欢迎的作家的... 评述康德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以《道德的形上学之基本原则》与《实践理性之批判》为其代表作,此书乃牟先生选译英人阿保特之译而译成。牟先生认为康德书行世多年,但中文学界仍无一严整且较为可读之译本,是即宣告康德学始终尚未吸收到中国来 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结合王建军老师的授课笔记以及二手研究谈一谈康德的法权论。【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一)什么是法… 康德的那句很经典的话是什么啊?,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墓碑铭文拓展资料: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韩水法汉译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邓晓芒汉译文:“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李秋零汉译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著作全集》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冯晓虎《学习康德好榜样》:“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 康德哲学---道德的形而上学 又是康德的道德论. 1.在康德哲学中hypothetical 和categorical imperatives的区别?Act only according to that maxim whereby you can at the same time will that it should become a universal law.\"这句话是康德对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在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下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行为规范. 与hypothetical imperatives的区别:hypothetical imperative是在一种情形下的必须行为.比如“如果我想解渴,就必须喝点东西”.虽然categorical imperative是对其的绝对化结果.但是它们都是end in itself的概念. 2.为什么moral command 需要有hypothetical imperative?hypothetical imperative是对绝对道德规则之外的行为准则划定的界限,是对“应该”而不是“必须”做的事的定义.这种行为准则与categorical imperative一样,必须来自自我理性意愿,也就是实用理性主义的结果. 3.在康德哲学中moral law的“ground”是什么?就是categorical imperative.= 4.康德的第二formula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是什么?用的是哪四个例子?你是不是懒得看书啊. Second formulation: Act in such a way that you treat humanity,whether in your own person or in the ... 康德的道德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起点的,有的事物是工具性的善,有的是 有前提的善,共同之处是都有善果发生,因善事本身就存在善。唯一自身存在善的事 是一种善意志或... 康德道德哲学三原则中“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是什么意思? 康德是希望去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福祉的,而他给出的方案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有理性,能讲道理。他相信只要大… 康德绝对命令三条原则是什么 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解释: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解释: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解释: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拓展:德国哲学家康德用以表达普遍道德... 康德哲学的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

#道德#道德哲学#康德#哲学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