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打碗碗花作者 李天芳 小学教科书中把外婆改成姥姥,你怎么看?

2020-10-01知识12

打碗碗花的名字由来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圆柱形,白色。茎蔓生、缠绕或匍匐状,有棱角,无毛,基部常有分枝。叶互生,基部叶片近椭圆形,长1-4厘米,宽2-3厘米,基部心形,全缘;。

李天芳简介 李天芳,女,1941年8月生于西安。中共党员。历任延安师范、延安中学教师,延安地区 创作室创作干部,《延河》月刊编辑,陕西作协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农村野外的打碗花是不是牵牛花呢?打碗花能吃吗? 打碗花和牵牛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打碗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非常耐寒,耐旱,在田间,荒野,路边都可以生长,(它的很可以食用,经过改良后的根叫银条)。牵牛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天下种,夏天开花,花的颜色很多,是很好的观赏植物。种子可入药,其名字叫,二丑。图片一打碗花,二牵牛花。

上海课本“外婆”改“姥姥”引热议,说说陕西管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近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语文课本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这本教材将课文《打碗碗花》中的“外婆”改成了“姥姥”,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这事的回复称,“姥姥”是普通话,“外婆”属于方言。本经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的一张关于“外祖母”汉语方言地图集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外婆的使用范围要更广。在陕西地区,大部分区域口语称呼外祖母为外婆,也有地方读音为“wei婆”,陕北部分地方称做婆婆,安康有部分地区称为家婆,户县有叫舅家婆的、宝鸡部分地方还称舅婆,陕北神木有叫姐婆的。课文《打碗碗花》作者是陕西作家李天芳,出生在西安,工作在陕西,是陕西四大才女之一(叶广芩、李天芳、冷梦、杨小敏),她的散文《打碗碗花》、《种一片太阳花》等都被选入语文教材。从得知,李天芳历任延安师范、延安中学教师,延安地区创作室创作干部,《延河》月刊编辑,陕西作协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陕西妇女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师大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月21日,《打碗碗花》作者李天芳告诉记者,关于改名争议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外婆”是方言还是口语,“就算它是口语或者。

李天芳的作品,急急急急急急急 中短篇小说集《爱的未知数》、《偶然》,散文小说集《秘密》,散文集《李天芳散文选》、《种一片太阳花》、《绿酒杯》、《李天芳作品精选》、《南飞雁》、《山连着山》等。长篇小说《月亮的环形山》(合作)获首届“双五文学奖”最佳作品奖,散文《打碗碗花》、《延安桥》、《奶妈》分别获1983年、1987年《散文》和1986年《雨花》一等奖,《种一片太阳花》获1988年开拓者奖,《山连着山》获陕西省出版局优秀读书奖,《先生朱宝昌》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大奖。

小学教科书中把外婆改成姥姥,你怎么看?

李天芳的著作 长篇小说《月亮的环形山》(与晓雷合作)(1998年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等,获首届“双五”文学最佳作品奖。小说散文集《秘密》(1989年教育出版社出版),参加1990年德国国际书展,被德国图书馆收藏,并被《中国文学》介绍到国外。中短篇小说集《偶然》、《爱的未知数》(1986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爱的未知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发行,颇受好评。主要散文集、散文《延安散记》、《山连着山》、《南飞雁》、《李天芳近作选》、《李天芳散文选》、《种一片太阳花》、《绿酒杯》、《李天芳作品精选》等多部,在全国各地获奖20余种。其中不少优秀篇章被作为全国统编大、中、小学教材长期采用。散文《打碗碗花》、《延安桥》、《奶妈》分别获1983年、1987年《散文》和1986年《雨花》一等奖,《种一片太阳花》获1988年开拓者奖、《先生朱宝昌》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大奖。《种一片太阳花》被选入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0课、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如何评价上海语文教材中把作者原文中的外婆改成了姥姥,且教育局在英译汉问题中回复称“外婆”属于方言? ?www.zhihu.com 唉…顺便说一句:上海市教委这几年做的傻(哔!事还少吗?来上海问问老师家长就知道了,真羡慕知错能改的江苏省教育厅啊!最后放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姥姥和外婆,有什么区别呢?哪个用的人多? “外婆”一词属于普通话,而“姥姥”一词才是方言。理由:一,“外婆”一词使用地域广,从南到北,到整个华人圈都在用;二,“外婆”一词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在用;三,“外婆”一词语义清晰,按“内亲外戚”是中国人自古的理解,母亲之母称“外祖母”,所以一看就明白“外婆”的明确含义,而“姥姥”跟“老爷爷”一样,含义不明;四,普通话是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的,虽说定义为“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但是,既然是“基础”方言,就说明可以吸收。自确立普通话的以来,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外来词无数。如果“外婆”一词原确属“方言”(其实难确定,北京人也很多说“外婆”),有以上理由,早应吸收为普通话词语了。反观“姥姥”一词,却更像方言,也就北方某些地方的人用得多,而且不限于“外祖母”的含义。相反,“外婆”的含义北方人也很明确,并无岐义,正式的书面称呼也叫“外祖母”!

妈妈的父母都怎么叫,外公外婆,还是姥姥姥爷,还是其他的称呼?这个有没有南北之分? 今天网上热炒关于外婆还是姥姥的说法,说是上海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沪教版)第24课《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竟然将原文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本来各地称呼应该尊重习惯,行文也并无硬性要求,但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外婆”这个词不是规范用词了。六甲番人觉得这是很可笑的做法,很不应该。汉字本来就有很丰富的含义,两个词语表达一个意思是常见的事情,比如“爸爸”和“父亲”,“爷爷”和“祖父”,都是一个意思,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场合运用,以准确地表达意思,但这个教科书却死板地进行修改,起了一个坏头。“姥姥”本来只是北方用语,南方从不用“姥姥”称呼外祖母,而“外婆”因为和南方很多习惯称呼接近,所以更为大家广为使用,根据六甲番人估计,使用“外婆”的人数应该远多于“姥姥”,如果要取舍,为什么不保留“外婆”?实际上,在湖南有些地方,“姥姥”是指曾祖母而不是外祖母,而很多古文资料中,“姥姥”更是指老年妇女或老年女仆,而“外婆”很少让人误解的,福建、台湾、广东潮州用方言称外祖母为“外嬷”,粤语白话则称为“婆婆”,对应普通话也容易读写成“外婆”。关于外祖母的称法,六甲番人认为。

#爱的未知数#打碗碗花#文学#读书#外祖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