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牵引电动机在电机车上是怎样悬挂的 牵引电动机的半悬挂

2020-10-01知识4

牵引电动机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要充分利用机体内部空间使结构紧凑,要采用较高级的绝缘材料和导磁材料,零部件需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整台电机需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和防尘防潮能力,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应付比较困难的“换向”条件以减少炭刷下的火花等

牵引电动机在电机车上是怎样悬挂的 牵引电动机的半悬挂

请问什么是牵引电机? 铁路干线电力机车、工矿电力机车、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和各种电动车辆(如蓄电池车、城市电车、地下铁道电动车辆)上用于牵引的电机。牵引电机包括牵引电动机、牵引发电机、辅助电机等。牵引电动机 在机车或动车上用于驱动一根或几根动轮轴的电动机。牵引电动机有多种类型,如直流牵引电动机、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和交流同步牵引电动机等。直流牵引电动机,尤其是直流串励电动机有较好调速性能和工作特性,适应机车牵引特性的需要,获得广泛应用。牵引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直流电动机相同,但有特殊的工作条件:空间尺寸受到轨距和动轮直径的限制;在机车运行通过轨缝和道岔 时要承受相当大的冲击振动;大、小齿轮啮合不良时电枢上会产生强烈的扭转振动;在恶劣环境中运用,雨、雪、灰沙容易侵入等。因此牵引电 动机在设计和结构上也有许多要求,如要充分利用机体内部空间使结构紧凑,要采用较高级的绝缘材料和导磁材料,零部件需有较高的机械强 度和刚度,整台电机需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和防尘防潮能力,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应付比较困难的“换向”条件以减少炭刷下的火花等。牵引电动机有两种悬挂方式。一种是牵引电动机和动轮轴连接的悬挂方式,称为抱轴式悬挂或半悬挂。采用。

牵引电动机在电机车上是怎样悬挂的 牵引电动机的半悬挂

东风7C型内燃机车的技术特点 首7台东风7C型机车(5001~5007)装用由大连机车车辆厂提供的12V240ZJE型柴油机,为12气缸、四冲程、废气涡轮定压增压的V型中速柴油机。1992年,二七厂对12V240ZJE型柴油机的增压系统进行改进,研制成采用脉冲增压的12V240ZJ6型柴油机,从第8台东风7C型机车(5008)开始装用;该型柴油机除增压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外,其它部分零部件均与12V240ZJE、16V240ZJB型柴油机通用,机体为铸、焊结合结构,柴油机装车功率1470千瓦。1998年开始装用改进增压系统的12V240ZJ6D型柴油机,是12V240ZJ6型柴油机的改型产品。其主要改变为增压器和中冷器换型,并改进了增压系统的布置方式。两者除由于增压器位置不同引起进排气系统及机油、冷却水、燃油系统的个别管路稍有差别外,其余部位均保持完全一致。而12V240ZJ6F型柴油机是在12V240ZJ6D型柴油机基础上进行强化的改进型,装车功率提高到1840千瓦。东风7C型机车采用交—直流电传动方式,柴油机通过弹性联轴节直接驱动一台三相交流同步牵引发电机,通过硅整流装置把牵引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再将电能输送给两台转向架上的六台并联的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通过传动齿轮驱动车轮。机车装用TQFR-3000型三相交流同步主。

牵引电动机在电机车上是怎样悬挂的 牵引电动机的半悬挂

牵引电动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牵引电动机的故障分析与处理:一、轴承故障这是发生在机械方面最主要的故障,而且问题往往较复杂,还导致了别的故障发生。由于牵引电机的工作条件恶劣,其轴承常见故障症状有保持架铆钉松动、断裂或外围挡边偏磨,滚性及滚道剥离、灼痕、拉伤、裂纹、歪磨或径向间隙增大,内圈松动或咬死,轴电流电蚀及润滑脂变质,轴承甩油箱松动变形等。因此往往引起振动及噪声增大,导致小齿轮碰撞磨损、绕组绝缘损伤、联接线断裂、换向不良、引起接地或环火、甚至发生转子咬死难于转动而裂轴等恶性事故。(1)轴承损坏。更换轴承。(2)轴承与轴配合过松或过紧。过松时在轴承上镶套,过紧时重新加工轴到标准尺寸。(3)电机两端端盖或轴承未装平。将端盖或轴承止口装平,旋紧螺栓二、主附极和补偿绕组接地原因:机座内面尖棱、焊瘤、凸台及线圈护罩和弹簧垫板压伤绝缘,更多的情况是主附极线圈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频繁的振动冲击,致使线圈或紧固螺栓松动,引起绝缘磨损及绕组短路。有时还发生线圈联线绝缘卡破接地,少数情况也有因定子绝缘受潮油污或过热老化损坏绝缘所致。对补偿绕组主要是端部或联线固定不牢,受振动冲击力和过载磁拉力产生变化后,可能使绝缘破损接地。除开。

机车牵引电动机的半悬挂称为()。

DF4DK的机车技术参数 传动方式交-直流电传动轴式 Co—Co轮径 1050mm轴重 23+-3%t整备重量 138+-3%t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构造速度客:170km/h持续速度客:51.8km/h起动牵引力:232.66 kN持续牵引力。

#牵引电机#电动汽车#内燃机车#电动机#东风内燃机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