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松下问童子,后面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松下问童子是那首古诗

2020-10-01知识5

“松下问童子”出自哪首古诗?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2113》“松下问童子”一、出处:5261唐朝诗人贾岛的《寻4102隐者不遇》1653二:原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三、全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四、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五、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赅,令人回味无穷。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

松下问童子,后面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松下问童子是那首古诗

松下问童子的全诗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211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5261药去。只在此山中,云4102深不知处。译文:苍松下,我询1653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参考资料:-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后面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松下问童子是那首古诗

松下问童子出自哪首诗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年代:【唐】体裁:【五绝】类别:知【未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道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回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答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评析】:

松下问童子,后面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松下问童子是那首古诗

松下问童子出自哪首诗 寻隐者不遇2113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5261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4102知处。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1653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扩展资料:赏析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隐者#寻隐者不遇#读书#贾岛#松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