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竹林通幽处 全诗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问题

2020-09-30知识3

通幽什么意思 “通幽”的意思:2113原指弯曲5261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出4102于唐·常建的《题破上寺后禅院》诗165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后来人们常使用此词来形容周围环境幽静,美好等。通幽读音:tōngyōu释义: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引喻:形容周围环境幽静、美好等出处:《题破上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云: “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林馆》全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113。526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是4102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1653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译文如下: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作品赏析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赏析 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我以前一直以为是“曲径通幽处”

《竹林馆》全诗《竹林馆》的全诗是:《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林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竹林通幽处什么意思 “竹径通幽”一词,源出于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全诗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

曲静通幽处中为什么用曲而不用竹 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竹径通幽的意思 “竹径通幽”一词,源出于唐代诗人常zd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全诗如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竹径通幽”也版有作“曲径通幽”的,但从意境、对仗、平仄来看,“竹径通幽”似乎更佳。倪其心先生在赏析此诗时说:“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权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这就是“竹径通幽”的含义。

竹林通幽处什么意思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们对这句诗都很熟悉。那隐没在花木竹林中的弯曲小径,是全诗中最为美丽的意象。“曲径”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比较一下,苏州园林故宫花园,古代贵族居所乃至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处,总是有清幽的曲径,那几乎就是诗意的象征。曾几何时,弯曲的小道退出人们的梦想,取而代之的是笔直的大马路,继而又是高速公路。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也许人们已不需要那婉转回环的小路了,他们有更长,更宽的路要走。但曲径还是常见的,公园里在草坪上,总有用鹅卵石刻意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但总有许多人为走直路,直接横穿草坪,久而久之,绿色的草地上有了一条相当明显的痕迹。但在野外,人们踩出来的路径却总不是笔直的,而是自自然然地弯曲,或宽或窄转折自然。我试着去分析弯路与直路的不同,但要理清却很难。曲径与大道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相比之下,曲径似乎更靠近自然,大道的开辟却是在改造自然。

#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竹里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