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张锡纯桂枝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可否治疗表证?

2020-09-30知识9

桂枝汤里的桂枝去皮吗? 怎么现在药店里的都带皮?提起以往过去的事,显得我们顾得人家见短不得见长,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桂枝,桂指的是樟科植物肉桂的树,也就是植物来源,枝指的是入药部位,也。

张锡纯桂枝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可否治疗表证?

张锡纯所说的乌附子是什么 附子2113: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5261能内达4102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1653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又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汗多有亡阳亡阴之殊,亡阳者身凉,亡阴者身热,临证时当审辨。凉亡阳者,宜附子与萸肉、人参并用;热亡阴者,宜生地与萸肉、人参并用),肠冷泄泻,下焦阳虚阴走,精寒自遗,论者谓善补命门相火,而服之能使心脉跳动加速,是于君相二火皆能大有补益也。种附子于地,其当年旁生者为附子,其原种之附子则成乌头矣。乌头之热力减于附子,而宣通之力较优,故《金匮》治历节风有乌头汤;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有乌头赤石脂丸,治寒疝有乌头煎、乌头桂枝汤等方。若种后不旁生附子,惟原种之本长大,若蒜之独头无瓣者,名谓天雄,为其力不旁溢,故其温补力更大而独能称雄也。今药局中所鬻之乌附子,其片大而且圆者即是天雄,而其黑色较寻常附子稍重,盖因其力大而色亦稍变也。附子、乌头、天雄,皆反半夏。【附案】一少妇上焦满闷烦躁,不能饮食,绕脐板硬,月信两月未见。其脉左右皆弦细。仲景谓双弦者寒,偏弦者饮,脉象如此,其为上有寒饮、下有寒积无疑。其烦躁者腹中。

张锡纯桂枝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可否治疗表证?

白虎加人参汤可否治疗表证? 《伤寒论》第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

张锡纯桂枝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可否治疗表证?

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白芍吗? 立论依据1.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在《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的基础上,添入《名医别录》365种药集注而成。其对芍药的产地及形态等有所记载:“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世方以止痛”[4]。其中中岳即河南嵩山,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5],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以上所述芍药的分布区与现在亳芍、杭芍的产地相近,而与赤芍的产地相距较远。黄璐琦[6]等根据芍药的区域分布特性发现,赤、白芍的区域分布变化“大致随纬度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南北变化,即使在同一纬度如四川等地同时有赤、白芍分布,赤芍也是分布在2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与分布于5 00m以下海拔高度的白芍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赤芍一般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白芍则分布在我国东中部海拔较低的地方。而《本草经集注》中所记载的地点很明显属于白芍的自然分布区。另外,从“白而长大”等体状描述也可以看出,此处芍药指的即是白芍。从“赤者小利”可知赤芍当时也已被人注意到了,但附于白芍中,可知“赤芍”作为药用还不普遍。2.唐朝至唐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有了更深的认识,孙思邈在。

小青龙汤的煎煮方法?

自汗的治疗方法 肺卫不固证证候:汗出2113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5261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4102淡,苔薄白,脉弱。治法1653:益气固表。用法: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营卫不和证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治法:调和营卫。用法: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风湿犯表证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治法:祛湿解表。用法: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暑伤津气证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治法:清暑益气生津。用法:加减:发热甚,加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湿热蕴蒸证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化湿。用法: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阳脱证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怎样学好经方,成为一个好中医? 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好中医,希望得门径 这次推荐两本中药书吧 比较简单易懂的 1施今墨对药 这本书还是比较实用的临床也用得上 2方药传心录 王绪前老师的一本书,里面有一些。

感冒咳嗽出汗 不停的出汗 感冒咳嗽出汗患病多久:一周内 十天前打喷嚏然后就开始感冒 吃了药好转但是喝酒了 感冒期间一直出汗 感冒好了只是会吐痰 气管弱 现在服用中药 效果很好 但是我还是大量出汗 。

#中医#赤芍#附子#白芍#中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