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的人,大都会对历史朝代的名号有过思考,尤其是那些繁复的“东”“西”“南”“北”等命名的朝代,如东、西晋,南、北宋这些朝代,为何会出现方位词来区分?
当然了,很多历史书籍当中告诉我们,朝代名加上方位等限定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国号的不同朝代,由此才会根据都城方位、地理等条件,来给具体朝代来进行命名。例如东晋的都城建康,在西晋都城洛阳以东,因此称呼为“东晋”。
可是,你考虑过没?是谁制定了用“东”“南”这些界定词,来给具体古代王朝命名?
要知道的是,东晋人可不会称呼自己为“东晋”,江左建立的东晋王朝,实际上依然是“晋”,晋元帝司马睿可不会口口声声约定说:“我建立的王朝是‘东晋’。”
那么,是谁决定的某个朝代的命名?
有很多人会以为是近现代史学家,在编撰书籍时的“新创”,其实不然。
古代王朝名号的称呼,其实是历史沿袭而来,即便是后世史官、史学家,也是在原有文字记载、习俗习惯等基础上进行的记载和传播。
以东晋为例,看谁来决定古代王朝的称呼。
关于东晋王朝的名号,其中“晋”是晋室的延续,愍帝司马邺被掳走后,西晋灭亡,司马睿接受群臣劝进称“晋王”,这是依据“魏晋故事”的惯例,当初司马篡魏便是先称晋王,再建立的晋王朝。
而东晋当中的“东”则是依据建康都城,在旧都洛阳东南,为了区别西晋,便称呼江左政权为“东晋”。
注意了,如东、西汉一样,东晋人应该是不会称呼自己为“东晋人”的,只会认为自己依旧是“晋人”,那么,这个为了方便称呼的范畴,就限定于同时代其他政权和势力的称呼,或者来自后世对前世历史进程的整理。北齐人魏收编撰的《魏书》当中,有“东晋寿县”的记载。南梁人萧子显编撰的《南齐书》中,有“括东、西晋为一书。”《隋书?经籍志》当中,记载南梁人庾铣曾经编撰《东晋新书》七卷。
这些都是关于东晋名号的历史记载,根据这些史料的传世,因而司马睿建立的“晋”政权,也为了方便区分,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作了“东晋”,当然了,其中也包括后世的我们和史学家们。
当然了,“东晋”只能算是司马睿建立的“晋”王朝的其中一个称呼,后世还有“江左”、“中晋”等称呼来指代,陶渊明曾有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由此来看,只是相对于其他称呼,“东晋”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对司马睿所立“晋”朝的名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世对“东晋”这一称呼的广泛使用,最为后世接受的“东晋”,也就成为了后世人对这一“晋”朝的“专指”固有名号。
同样的,东汉当中的“东”这一专指性限定词,也在东汉王朝之后的《旧唐书》当中有记载“自赧王已后,及东汉、魏文、晋武,皆都于今故洛城”。而“东汉”也并非刘秀所建立“汉”王朝的唯一称呼,后世还有“中汉”、“后汉”、“东京”等代称,只是后世习惯上将“东汉”这一广泛使用的称呼,作为刘秀所建立汉朝的专指称号。
简而言之,在朝代名号上的专指性限定词,或许并非当时本朝人所使用,只是后世或当时其他王朝、势力,为了称呼这一朝代,而进行的特性称呼。只是如“东汉”“东晋”这样的称呼,被后世人所广泛使用,才逐渐成为了这一古代王朝的“专指性”名号。看吧,并不是近现代史学家的“锅”,历史沿袭而下的习惯罢了。为何会出现不同时代的相同朝代名号?
观古代中国历史,在即便分裂乱世也以“大统一”为趋势的朝代更迭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具有相同国号的王朝。难道取一个具有独特性的国号很难?当然不是。
其实后世古代政权建立之后,用之前王朝的称号,最大的原因还是想要借之前王朝的国号威势,为新王朝的建立打下名声。进而用世人认可的旧国号,来获得各方势力的支持。如“汉”这一国号,在后世就被很多人用到,刘备、刘渊、李寿等人,都借“汉”这一国号,来笼络天下势力。
并且,如匈奴刘渊这般,以汉室承袭之名,借“汉”这一国号,体现自身政权的“正统性”也不在少数。这源于中华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对于传承的认同。而借着中国正统王朝的国号,本不具备统治中原的胡族势力,也因而获得了“合乎情理”的侵入中原。类似的情况还有“魏”这一国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魏”、“冉魏”、“北魏”等,大都是如此考量。
当然了,像刘秀、司马睿,虽然是新朝,但却以承袭之名,“中兴”前朝的情况,也是相同国号出现的重要来源。或许刘秀、司马睿的血系并非最有资格继承皇统之人,但借助武力等手段,具备了自立的条件后,便会用“皇族血脉”来继承旧朝的皇统。
无论怎样,新王朝建立过程中,确立国号时的考量,虽考量极多,但借用前朝国号的情况,都有着“借势”的谋算。约定俗成的专指称谓:东汉之后的“国号”、“朝代”确立
自东汉之后,越来越多的相同国号情况出现,动辄数个相同国号的不同时期朝代,如果不加以区分,肯定会给后世了解和记载历史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在东汉之后,相同国号的情况越来越多后,对“国号”和“朝代”的区分便开始了。
除了用方位词“东”、“西”、“南”、“北”等来专指某一朝代外,用君主的姓氏、地理位置、特殊称谓等方式,都是区别相同“国号”不同“朝代”的方式。而这些区别相同王朝名号的方式,都是“约定俗成”的专指性称谓。
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广泛认知当中的“朝代名”,其实与这一王朝的“国号”并不相同。拿东晋举例,“东晋”是朝代,而“晋”是国号。除非像大一统王朝,如唐朝一般,既是国号又是朝代。
可无论怎样,自某个王朝之后,历史人物习惯性地对这一王朝进行“称谓”限定后,被世人广泛接受的名号,便成为了这一朝代的特定名号。而这种区分方式,也为后世史料的记载,和历史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朝代名号别再一知半解
再有人问你,“为什么东晋叫东晋”,就别再含糊不清地回答说新朝在旧都以东,所以就叫东晋。直接回答他:“东晋之后的南北朝和后世朝代之人,用‘东晋’来特指司马睿建立的‘晋’王朝,这种约定俗成沿袭到后世乃至现代,也就成了这一朝代的专指性名号称谓。”
为了借旧朝之势,用旧朝国号来作为新朝国号,这是后世有心自立者的谋算。凭借为世人所熟知的旧朝国号,来趁机笼络各方势力,以此壮大自己的声势,这是古代王朝之所以这么多相同国号的主要原因。
而如此多的相同国号的朝代,对于后世人对历史的了解和记载、研究,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而在东汉之后,逐渐开始对相同国号的朝代,加以方位、姓氏、地理、特定称谓等限定词,用以专指某一朝代。进而为后世人对历史的了解,和历史研究提供便利。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王朝朝代和政权名的读者,可以参考:徐俊著《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