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文《田父得玉》的译文是什么? 这是上大夫的俸禄

2020-09-30知识26

清朝的大夫是什么官职? 清朝的大夫是文官特有的官衔,从五品开始就有大夫,最高为一品大夫。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古文《田父得玉》的译文是什么? 这是上大夫的俸禄

「赵简子」中的「子」是爵位吗? https:// zhuanlan.zhihu.com/p/23 240019 我来解释赵简子说的“士,田十万”该怎么理解,就可知道这个人有多豪气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

古文《田父得玉》的译文是什么? 这是上大夫的俸禄

古代几千石的俸禄是什么概念? “石”是官俸的计量单位,在汉代,一石约29.95kg。东汉初年,规定凡官吏俸禄,钱币与实物各半。至南朝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亦依此而推。北齐官吏级别亦行九品制,但俸禄不以粟计,而以帛计。隋代俸禄又以粟计,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官吏。其级别也更正规,如一品为九百石,自一品至正四品之间各级相差一百石。唐继隋制,然亦有小异:京外官吏俸禄比京官次等;于主要俸禄之外,据官吏品级给予俸食,用于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即统称之“俸料钱”。唐中期至清末,俸禄以货币为主。俸料钱在官吏的全部俸禄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之多。同时,因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分增加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之俸禄制度已由实物完全向货币化发展、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统一了俸禄的等级与形式。唐代以后,虽然有时仍然将实物乃至土地作为俸禄,但实行的基本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的俸禄制度。扩展资料:明朝官员品级俸禄(以万历年间为准)1、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2、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3、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4、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5、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6、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7、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8、从四品:月俸二十石9、正五品:月俸十六石10、。

古文《田父得玉》的译文是什么? 这是上大夫的俸禄

在古代,“大夫”到底是官职名称还是医生呢?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不是现在所流行对医生的称呼。古代官职(读音dà fū)在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里,大夫是官职的一个级别、一个种类。如 秦 汉 分爵位为公士、上造等二十级,其中大夫居第五级,官大夫为第六级,公大夫为第七级,五大夫为第九级。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现在医生(读音dài fu)读音不同,所指的对象更不同了,尽管很多朝代里太医也被称为"大夫"(dà fū)。

在古代有“刑上大夫”的事吗? 据《宋史·苏颂传》记载,北宋熙宁二年,金州知州张仲宣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司法官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然后发配海岛。审刑院知院事苏颂听闻此案后,向宋神宗上奏说,古代刑不上大夫,张仲宣官居五品,如果现在对其处以黥刑,并令其与徒隶为伍,即使他这个人不值得怜悯,但仍然处罚过重,因为这使大夫的名誉受到了污辱。宋神宗认为有道理,于是免除了张仲宣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贺州。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宋朝固定的法律制度。这是对“刑不上大夫”原则的具体制度化。至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经常与侍臣谈论对待大臣的礼节问题。太史令刘基对朱元璋说:“古代公卿有罪,通常诣请自裁,从不轻易施以污辱之刑,目的在于保存大臣的体统。侍读学士詹同也说:“古代适用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以鼓励形成廉耻之节操。如果能做到的话,则君臣之间的恩与礼就都可以实现了。朱元璋对此深表赞同。在工部尚书王肃案中,王肃依法应当被处以笞刑,但朱元璋以“六卿贵重,不宜以细故辱”为由,命令其以俸禄赎罪。然而极为矛盾的是,明朝廷杖之刑也是从朱元璋开始适用的,再加上之后的厂卫制度,明代对士大夫可谓尽极戮辱之能事,这又是与“刑不上大夫”的原则格格不入。

古文《田父得玉》的译文是什么? 翻译: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拣到一块直径有一尺的宝玉,但是他不知道那是玉,就将这事告诉了他 的邻居。那邻居私下想得到那块玉石,就对他说:“这是怪石,收藏它,不利于家人的,不如放回去。那农夫虽然很疑虑,但还是拿回了家,放在廊下。当天夜里玉发出光亮,那光照亮了整个房子,农夫全家非常害怕,农夫又把这事告诉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玉的征兆,赶快丢掉,灾祸还可以消除。于是农夫赶紧将那玉丢到很远很远的野外。那邻居没有多久就偷偷去盗取那玉石,拿来献给魏王。魏王叫来加工玉石的工匠鉴定这块玉石,那工匠望 着玉石,一再下拜然后急切地说:“斗胆恭贺大王得到这天下的宝贝,在下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美玉啊。魏王问那玉石的价值,工匠说:“这玉价值连城。魏王马上赐给 献玉的人一千两银子,永远享有上大夫一样的俸禄。这就是文言文《田父得玉》的译文。

西汉时期三公和九卿的俸禄都是多少 汉代的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这类官中如'三公'每月有俸350斛,中二千石官月俸180斛,最低一百石官月俸16斛。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1)万石:三公等,月谷350斛(注:1斛=1石=10斗),一年4200石;2)中二千石:九卿等,月谷180斛,一年2160石;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谷150斛,一年1800石;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谷120斛,一年1440石;5)比二千石:光禄大夫等,月谷100斛,一年1200石;6)千石:丞相长史等,月谷90斛,一年1080石;7)比千石:太中大夫等,月谷80斛,一年960石;8)八百石:汉成帝时除,就六百石;9)比八百石:谏大夫,俸禄不详,后除;10)六百石:州刺史等,月谷70斛,一年840石;11)比六百石:博士等,月谷60斛,一年720石;12)五百石:县长,汉成帝时除。13)四百石:大县县丞、县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14)比四百石:五官侍郎等,月谷45斛,一年540石;15)三百石:次县长,月谷40,一年480石;16)比三百石:五官郎中等,月谷37斛,一年444石;17)二百石:县丞、县尉等,月谷30斛,一年360石。

田父得玉 [参考译文]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捡到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他)不知道那是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邻居。那邻居暗中盘算想得到那块宝玉,就骗他说:“这是一块怪石。收藏它会不利于家人的,不如把它放回原处。那农夫虽然疑虑,还是(将宝玉)拿回了家,(把它)放在廊下。那天夜里宝玉发出亮光,那光照亮了整个房子。农夫全家非常害怕,又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石作怪的征兆,赶快丢掉,灾祸才可以消除。于是(农夫)赶紧(将那宝玉)丢到很远的野外。那邻居没过多久就偷偷取来,将(宝玉)献给了魏王。魏王召见加工玉石的工匠来鉴定这块宝玉。加工玉石的工匠望着宝玉,拜了两拜,退后站在一边说:“冒昧地恭贺大王得到这天下珍宝。(这样的稀世珍宝)微臣还不曾见过。魏王问那宝玉的价值。加工玉石的工匠说:“这宝玉没有价格可以符合它的价值。假如用五座城池(来换),也就只可以看一眼而已。魏王马上赐给那个献玉的人很多金钱,(还让他)永远享用上大夫的俸禄。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到长食上大夫禄是什么意思 魏国有老农在郊外耕田,无意中掘得一块一尺见方的玉石。他不知是玉,就去问邻居。邻居一见,心起歹意,想弄到手。于是,对他说:“这是一块怪 石,保存它对全家不利,不如扔回去。老农听了,心中虽有疑虑,但还是把它抱回家里,放在廊下。当天夜晚,宝石大放光明,满 屋生辉。农夫一家,非常害怕,又去告诉邻居。奸诈的邻居故意恐吓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啊。赶快把它扔掉,还可以消灾免祸。于是,老农立即把宝玉扔到很远的野外去了。那个邻人一会儿就把宝玉偷回来,献给魏王。魏王召来玉工检验。玉工一见,急忙向魏王叩头,表示祝贺,说:“恭喜大王获得天下稀有 珍宝。这样名贵的玉石,我还从未见过呢。魏王忙问宝玉的价值,玉工回答到:“这是无价之玉,不能用金钱估量。即使用五个城的地 方作代价,也只能看一眼而已。魏王听了大喜,立即赏赐献玉的那个人一千金子,永远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古代几千石的俸禄是什么概念? “石”是官俸的计量2113单位,在汉代5261,一石约29.95kg。东汉初年,规定凡官4102吏俸禄,钱币与实1653物各半。至南朝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亦依此而推。北齐官吏级别亦行九品制,但俸禄不以粟计,而以帛计。隋代俸禄又以粟计,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官吏。其级别也更正规,如一品为九百石,自一品至正四品之间各级相差一百石。唐继隋制,然亦有小异:京外官吏俸禄比京官次等;于主要俸禄之外,据官吏品级给予俸食,用于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即统称之“俸料钱”。唐中期至清末,俸禄以货币为主。俸料钱在官吏的全部俸禄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之多。同时,因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分增加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之俸禄制度已由实物完全向货币化发展、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统一了俸禄的等级与形式。唐代以后,虽然有时仍然将实物乃至土地作为俸禄,但实行的基本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的俸禄制度。扩展资料:明朝官员品级俸禄(以万历年间为准)1、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2、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3、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4、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5、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6、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7、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8、从四品:月俸。

#中国古代史#农夫#历史#魏王#明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