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他宁可自毁面容,装疯卖傻,也不愿继承家业,为什么却被吐槽

2020-07-19新闻9

远在3000年前的商朝末期,孤竹国的的国君临终前,没有选大儿子伯夷接班,而是让老三叔齐继承国君之位。孤竹君死后,叔齐不愿乱了规矩,非要让位给伯夷。没想到伯夷也坚决不愿接受。兄弟俩推来让去无果,一商量,干脆俩人都撂了挑子,一起离开孤竹国远走他乡。

后来,伯夷和叔齐因反对武王伐纣,绝食而死。他们维护商朝的“正统”和纣王,在今天看来有点死脑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身上具有中华文明最可宝贵的一种美德,熠熠生辉。

伯夷叔齐

类似的事迹在先秦时代不算罕见。比如春秋时期,和孔子同时代的吴国公子季札也是这样,屡次辞让吴国的君位,后来实在无法推脱,他也逃走了,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自从秦始皇建立了皇权之后,世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为激烈,像伯夷、叔齐、季札这样的人越来越罕见,那种高贵的品德几乎沦为一种不可思议的传说。

罕见归罕见,后世的名士层出不穷,不乏品行高洁的真君子。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西汉,一位高官、列侯之子,死活不愿继承爵位和家业,非要让给兄弟。但他的行为却被人质疑。

汉宣帝神爵二年,八十二岁高龄的扶阳侯、前丞相韦贤去世了。韦贤是西汉年间鲁地有名的大儒,精研《诗经》、《尚书》等典籍,做过汉昭帝刘刘弗陵的老师,官至太子詹事、大鸿胪。

汉昭帝死后,韦贤支持权臣霍光废掉海昏侯刘贺、拥立汉宣帝刘询,被封为关内侯。汉宣帝尊崇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后来又任命年过七旬的韦贤做丞相,晋封为扶阳侯,封邑七百户。韦家的子弟们也很争气,身居高位的大有人在。

韦贤在丞相任上五年,由于年老,主动请求退休,在家里过了几年安闲的时光。可是他死后,因爵位继承人的问题闹出了一场风波。

韦贤的长子叫韦弘,按照惯例应该由他继承家业和扶阳侯的爵位。然而,时任太常丞的韦弘因管理皇家宗庙失职而被捕入狱。韦贤临终前遇到这桩烦心事,大为光火。家人只好请示他,让谁做继承人才好。韦贤气鼓鼓地,直到闭眼也没有说。

这一来,按照次序,轮到韦贤的次子大河都尉韦玄成做继承人。这也是韦家人开会商量的结果,通过了朝廷的认可。但韦玄成接到通知后,认为这不是父亲的遗命,自己没有资格做继承人。他不愿接受。

问题是朝廷的委任状都下来了,不接受就是抗命。韦玄成被逼无奈,居然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还在床上解手,搞得别人不敢近前。这还不算,为了表演得更像,他不惜毁伤了面容。

朝臣们议论纷纷,没人相信韦玄成真的有病。于是汉宣帝下令,让丞相府和御史调查此事。熟悉韦玄成的人怀疑他这么做是为了等兄长出狱,好把爵位让给兄长。

丞相府的官员给韦玄成写信说道:古人辞让禄位的方式可不是这样,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名垂青史。你却自毁面容,状貌癫狂,这恐怕要遭人耻笑。我是你父亲的故人,你不妨把真实想法告诉我。以免大家误会了你。

韦玄成当然不会作出答复。随后他的一位朋友上书劝汉宣帝说:“自古以来天下都以礼让为贵,既然韦玄成有这样的高风亮节,不如成全他吧,不要强求。”

配图

而丞相府和御史却不这么看。他们调查清楚了,韦玄成是装病。装病抗旨等同欺君罔上,韦玄成被弹劾了。

汉宣帝了解了情况之后,认为韦玄成的品质难得,驳回对他的弹劾,再次下令让他继承爵位。韦玄成实在没办法逃避了,只好继承了扶阳侯之位。汉宣帝很欣赏他,不久之后又让他做了河南太守。

韦玄成的故事大概会让你想起“被发佯狂”和“漆身吞碳”这两个典故。除了商纣王的叔父箕子为了保命而装疯卖傻,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刚到吴国时也这样做过。战国年间的著名刺客之一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不惜毁伤面容,吞下火炭烧坏嗓子,以便让别人认不出他。

西汉距春秋战国并不太遥远,“春秋大义”在汉朝的影响力仍然不小,所以韦玄成此举也是仿效古人。

韦玄成辞让家业无疑出于真心,但他的行为不但被当时的人吐槽,后世学者也不以为然。明清之际的大家王夫之就说,韦玄成的做法合时宜。您认为呢?

参考文献:《汉书》

#先秦时代#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