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历史上面,有很多励志图强的皇帝,比如说越王勾践。吴越两个诸侯国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越国允常在位的时候,就与吴国阖闾结下了仇怨,这才有了后世相争的局面。在春秋时期发生的战争比较多,但没有战国时期多,不过这两个时期的战争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大都属于兼并的类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有赢有输的,只不过有的侯国很强大,成为了别人仰望的霸主。有的侯国很弱,就成了经常被欺负的对象。在吴国以及越国结下仇怨之后,越国的国王允常就去世了,他的那个有名的儿子就继承了王位。
阖闾听说老对手去世了,觉得这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于是就亲自带兵去讨伐越国了,但是勾践这个时候正处在悲痛的时期之内,他那种愤怒的气势也会感染手下的士兵。他所选的士兵都是那种不怕死的勇士,加上又用了特殊的计策,所以吴王并没有得逞。勾践让这些勇士排成三行,冲入吴军的阵地,并且干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冲进吴军的阵地后,并没有选择去攻打对方,反而是叫喊着,接着自刎而亡了。这种反常的行为,让吴国的士兵自乱了阵脚。
阖闾经过这次失败之后,一直在想办法攻打越国,但是并没有让他得到机会,在他快要去世的时候,他就告诫自己的儿子记住这个耻辱。夫差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一直致力于操练士兵,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打败越国。勾践也不是好惹的,他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就想用出其不意的一招,那就是偷偷地去进攻对方。范蠡说这件事情是违背道德的,不能去执行。勾践并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因此他失败了。
范蠡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过,根本原因是勾践去侵犯别人的国家,别人当然会誓死守卫了。原本到不熟悉的地方去作战,就有很大的风险,还遇到对方的誓死守卫,胜利的概率就更小了。勾践失败之后,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决定听从范蠡的建议。范蠡让越王忘掉自己的身份,恭敬的对待吴王。在越王越发恭敬的对待吴王之后,吴王果然就以为越王失去斗志了,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敌人放松的时候,就正是进攻的好时候。显然,越王也深谙这个道理,要不然他不会这么卑躬屈膝。于是在这一次的争斗中,越王取得了胜利。
其实历史上的事件确实比较多,关乎更多人的发展和变化,在我们的心目中,其实最优秀的人则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的人,看着的曾经的经历过的点点滴滴,一个王者必须有着绝对的隐忍,不然很难超越自己,不知道在你心目中,对此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