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夏天为何树下座椅黏糊糊?这场“林保大课堂”全讲清楚了!

2020-07-19新闻2

夏天一到,关于病虫害的咨询与投诉也随之增多。树下的座椅上为啥黏糊糊的?路边行道树上为啥趴着一堆“花大姐”?看着就瘆人……日前,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和北京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协会首次联合举办“林保大讲堂”线上直播培训课程,普及林木病虫害治理知识,促进园林绿化人员提早发现问题,力争做到“未诉先办”。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直播课程吸引了近2万人观看,涉及乡镇街道、有林单位等园林绿化人员,不少市民参与了互动问答。

直播培训现场,丰台区林业保护站高级工程师赵京芬向观众讲起了北京市平原地区林木绿地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控知识。她说,市民常说的“花大姐”,学名是斑衣蜡蝉,主要危害臭椿、香椿、柳、海棠等植物。每年4月下旬卵开始孵化为若虫,到6月中下旬出现成虫,直至7月中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期。因此到了盛夏时节,百姓会在一些树木的枝干上看到斑衣蜡蝉。而市民提到的座椅上黏糊糊的东西,通常是蚜虫、蜡蝉、木虱等刺吸类害虫的排泄物,形象的叫法是“蜜露”。它是含糖量比较高的液体,因此掉到露天座椅、地面上会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蜜露”本身没毒,对人无害,且深受蚂蚁喜爱。

“病虫害都有自己的发生规律,它是生态链、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少量存在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只有当病虫害大量出现时,才会削弱树木长势,严重时甚至引起树木死亡。”赵京芬建议园林绿化工作者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引导公众提高对病虫害的容忍度,不要“望虫生畏”;另一方面,养护单位要加强监测与巡查,做到精准防治,将病虫害风险等级控制在较低级别,实现有虫不成灾。“我们要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减少市民投诉量,力争做到‘未诉先办’。”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此次“林保大讲堂”线上直播培训课程有五方面内容,包括树立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我国林木病虫害理念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对策、北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等。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训课程覆盖了北京、河北、天津、内蒙古、山东、江苏、甘肃、河南、吉林、辽宁等29个省区市,近2万人观看直播。通过学习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水平,促进园林绿化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今后,“林保大讲堂”将继续围绕不同主题开展直播培训课程。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微信公众号也开设了“林保讲堂”专栏,直播培训活动相关内容及活动安排将在新媒体平台上陆续发布。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王斌编辑/崔毅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