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唐代经过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的“永徽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声名远扬。
自此之后,中国人在世界上又有了“唐人”的称呼,由于开放性治国,唐朝时期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艺术均呈现多元化发展。
尤其是唐朝时期的文学,更是取得了重大成就,而诗又是唐朝文学成就中最令人瞩目的存在,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在这时期,涌现出了超级多的诗词大佬,而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大小李杜”。
大李杜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早已经成为被人们熟知。
大李杜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不少人却对小李杜很陌生,他们是指李商隐和杜牧,之所以把他们说为“小”,并不是说他们的成就不高,仅仅是因为他们出生的晚。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就是关于李商隐的。
说到李商隐,你会想到哪首诗呢,我想到了《无题》,只说这首诗名或许不少人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说里面的一句诗,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为何李商隐的诗读起来会让人感觉到悲凉呢,他是个怎样的诗人,为何他的《蝉》的第四句被誉为神句?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先说说李商隐的故事。
李商隐的早年生活。
唐朝是李唐的江山,虽然中间出了一个武周,但最终江山还是回到了李姓人的手里,而李商隐也姓李,那么他和当时的皇族有关系吗,没有确切答案。
但是李商隐曾数次在诗文中申明自己其实是皇族远房宗室,可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出生在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即使真是皇室宗亲,那也已经是远的不能再远了。
李商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三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李嗣去了浙江,但是在李商隐还不到十岁的时候,李嗣就去世了,而李商隐只能随母亲返回故乡,过着清贫的生活。
没有了父亲的依靠,李商隐在少年时期就开始自立,当然他没有干体力活的力气,但对他来说,只要能握住笔杆子就行,而他补贴家用的方式,就是抄书,也正是因为此,让李商隐写了一手好字,而他诗文的才华,也和这段经历密不可分。
李商隐的仕途。
唐朝诗人的诗,其实就是个人一生经历的写照,从他们诗中我们便可以读出他们的一生,或许我们还可以这么认为,那就是没有波折的经历,其实很难写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这即便是放在现在,也是如此。
一个人文字的风格和经历息息相关,李商隐也不例外,李商隐的诗读起来会让人落泪,这也印证了他的一生是波折的,学而优则仕,李商隐为了入仕也是积极准备着,但是在背后没有人提携的唐朝,想要当官是极其难的。
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而与李商隐一起游学的令狐绹,靠着自己父亲的影响力,早已经中了进士,不过李商隐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考中了进士。
但此时属于李商隐尴尬的仕途才刚刚开始,因为他跌进了“牛李党争”的漩涡,即: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两派相争,能否高升那就要看能不能站对队伍,可是李商隐的尴尬就是在于他无法明明白白站在一个队伍里。
为何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李商隐在早年游学时期是受令狐楚所照顾的,可以说是他的恩师,而令狐楚是属于牛党一派,而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又与李德裕交好,自然又属于李党,这下就好了,李商隐在两派之间成为了“鸡肋”。
而正是由于李商隐在党政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最终让他在仕途中沉沉浮浮,终究没能找到自己发光发亮的点,但好在他的经历让他在诗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比如说他的《蝉》。
《蝉》的第四句。
李商隐的《蝉》,这首诗不少人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这首诗在文学上的评价却一点也不低,清人朱彝尊誉其是“咏物最上乘”之作,诗中第四句还被钱良择誉为神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诗咏物诗,其实也是李商隐以蝉自比,他认为蝉虽然栖息在很高的书上,但却只是徒劳无功,大声鸣叫也被大树听不见,而李商隐就好比这蝉,自己一生都在追求仕途高升,但却起起伏伏,无法真正地被重用。
但是李商隐并没有被现实所打倒,他在逆境中,依然从蝉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并且以蝉的高声鸣叫,来警醒自身一定要永远保持着心中的高洁。
而最后一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之所以被誉为神句,则是从咏物身上转到到了自身明志上,而这样的写法则是对一首诗的最为深刻的升华,所以被誉为神句也在情理之中。
李商隐在唐朝的诗人中,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很擅长诗歌写作,他的诗在文学价值上也比较高,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所以李商隐的七言绝句虽然看起来很长,但却比较容易背诵,其原因也在这里了。
此外,李商隐的诗构思也比较新奇,深沉的风格更是让不少人打心底佩服这位不得志的晚唐诗人,正如《中国文学史教程》中所云:李商隐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
那么在您的眼中,李商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李义山诗集》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