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风雨送春归诗共多少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出自哪首古诗呢?

2020-07-19知识9

毛主席诗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诗的名头是什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是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诗,全诗内容为:“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诗词中有风,雨二字的诗,如风雨送春归等.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出自哪首古诗呢? 《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全文如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赏析: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古诗接句,在线等。风雨送春归,_________.出自: . 全诗:----. 古诗风雨送春归后面的诗句 飞雪迎春到,这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全诗是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中的归和迎各是什么意思? 归:回归,指春天的回来。迎:迎接,飞雪迎接春天的到来。出自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文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译文:风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61年。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所以他要再读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主旨赏析:此词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写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参考。“风雨送春归”的下几句诗句是什么? 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古诗的全称,谁是词牌名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风雨送春归#毛泽东#梅花#卜算子·咏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