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究竟顿悟了什么? 菩提怎么顿悟

2020-09-30知识15

佛祖实在哪种菩提树下顿悟的 可能就是菩提树吧,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究竟顿悟了什么? 菩提怎么顿悟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多久方成佛。。。 佛用49年的时间,为众生讲经说法。那就是佛顿悟出来的内容。这49年并不能说他就成佛了,而是顿悟了。他后来被弟子和信众所追随和静养,才成佛的。执着于成佛反而成不了佛。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究竟顿悟了什么? 菩提怎么顿悟

你是如何顿悟的?为何顿悟? 悟有小悟和大悟之分,小悟就是通过长期内观和闻思一下子脑洞大开悟到了人生的实相和宇宙法则。(其实此时的悟只是浩瀚无垠的宇宙实相中针尖屁股那么大而已)三千小悟会换来一次大悟,大悟只是管中窥豹。小悟和大悟也是方便说。真正见了道、悟真心本性“悟”字也多余。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究竟顿悟了什么? 菩提怎么顿悟

请问: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为什么他的连坐(就是他坐着的那个坐台)是莲花瓣呢,为什么不用菩提叶? 据传释迦牟尼和观士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佛教莲花座都做六角形,下部做一个须弥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

如何解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基本意思是:菩提本来无树,明镜也不是台,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如果单从这四句偈来看,而没有设定背景或事件,那么理解起来难免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要真正读懂,就必须和北宗禅创始人神秀的另外四句偈合起来一起理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和慧能是师兄弟,他们的师父是禅宗五祖弘忍,根据《坛经》记载,当时五祖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结果神秀写了以上四句偈,但五祖不满意,后来不识字的慧能请人读给他听后,作了以上四句歌偈。读了神秀的四句偈,我们能明白神秀对于佛性本心的理解,他认为应该通过修行而渐悟,我本身就是一棵菩提树,我的内心也如同明镜一般,只要我经常内省反思,防微杜渐,那么就能保持内心的明净如初,这也就是北禅宗的“坐禅习定”、“住心看净”。后人根据神秀和慧能的各四句偈,杜撰了“五祖弘忍传慧能法衣”的故事,从中可见南北宗的纷争,由于慧能出身更让人有认同感,他的遭遇更让人同情,他的四句偈也更让人有所期待,所以他便被加上了主角的光环。从对。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究竟顿悟了什么?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2113下顿悟:明白苦行是完全5261无益于修道的4102,他以苦行寻求菩提的尝试宣告失1653败了,其中有“此是释迦族圣人佛陀降生处”字样仍然依稀可见,已经面临死亡的边缘,吃的是树叶和草根,穿的衣服是从垃圾堆中拣来的烂布,睡在埋死尸的坟墓中或荆棘床上,不得无上菩提,决不起此座。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

菩提花开什么意思 打开智慧之门。1、菩2113提是佛种子,现在遇到佛法,就5261是有了缘4102的条件,因缘而发菩提心,就会自然而然接触佛1653法,对佛法心生欢喜,念佛的念头就会体现,就能老实依法修行,这是佛种子处在发芽根苗阶段。因勇猛精进修行,心有了开悟的消息,证入境界,就是菩提开花的体现。有了菩提花,菩提的果必然会产生。2、在修行禅,以根苗花果来解释,根和苗是修行的基础,当在定中心体现智慧的消息,能够体会心和意识的关系真相,就是菩提花开的体现。3、随缘菩提花的道而继续修行,心就会进入更深一层的定里,此时心生智慧,就能有照的能力,照见痴心妄想,只是七情六欲的轮回事实真相,都是生灭的虚妄,心自然就把执着分别妄想放下。当心把所有烦恼看破放下时,心顿然开悟,发现了本来不生不灭的真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原来真正的自己是一尘不染的清净,不生不灭,无来亦无去。拓展资料: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梵语bodhi。

顿悟为什么总是来的太迟太迟? 谢邀!顿悟从字面解释,是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是对己.对人.对事.对物的分析.理解.认知.感悟的能力。观念影响人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有的观念让人受益,有的观念让人倒霉。人的一生就是修炼的过程,在外是对人和事物的认知感悟,在内是对身心的磨练觉醒。一个人经历的越多,醒悟.领悟.顿悟.觉悟的越快越早。这首偈语诠释了顿悟的妙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佛教#神秀#菩提#释迦牟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