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商誉什么时候在合并报表确认,什么时候在个别报表确认? 或有负债合并报表商誉

2020-09-30知识9

企业合并中,在计算商誉时,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什么要加上或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

商誉什么时候在合并报表确认,什么时候在个别报表确认? 或有负债合并报表商誉

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可以采用哪些会计处理方法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资产。随着当今企业拓宽生产经营渠道、开拓新的市场,作为企业实现迅速发展壮大途径之一的合并活动在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合并商誉是一种越来越重大的经济资源,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越来越为企业内外部关系人所瞩目。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其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研究的热点。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一、商誉的确认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据此,商誉由于它的不可辨认性,新准则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而独立确认为一项资产。从理论上讲,只要企业有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即可确认商誉的存在,并且可将其创立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支出作为成本入账。然而这种确定商誉存在的方法及对它作出的会计计量实施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商誉是由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任何一笔支出能够确认是专为创造商誉而支出的。因此,也难决定该笔支出创造了多少商誉,这些支出的受益期是多少,因而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对。

商誉什么时候在合并报表确认,什么时候在个别报表确认? 或有负债合并报表商誉

只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才会产生商誉并且列示吗?在报表上长股投的金额中是否报告商誉? 不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会产生商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才有可能产生商誉。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同一集团下企业财产与资源的重新分配。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合并是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扩展资料:控股合并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1)一次交易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2)多次交换交易购买日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购买日抵消分录:借: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借方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参考资料来源:-非同一。

商誉什么时候在合并报表确认,什么时候在个别报表确认? 或有负债合并报表商誉

商誉什么时候在合并报表确认,什么时候在个别报表确认? 一、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会产生商誉,吸收合并下商誉反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控制合并下商誉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商誉。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那么上述差额在个别报表中确认为商誉。二、商誉在个别报表上反应的情况有:1、在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有差额的时候。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产生。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根据准则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3、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扩展资料: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的内容。根据新准则第20号,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根据准则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

请问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商誉是否只能体现在母子公司的合并报表中,而在母公司的个别报表和资产负债中不会体现出商誉?非同一控制下,是企业吸收合并时付出的代价低于被吸收。

合并报表中商誉是每年末调整吗,怎么调? 会计末期,应对商誉包含的相关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如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先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认减值损失。如果相关资产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金额,则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商誉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转回。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商誉减值准备贷:XX资产减值准备我国新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可以看出,我国就商誉的初始确认及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额式的间接计量。按照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准则规定相关资产和负债均以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溢价只能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并不确认商誉。扩展资料: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

企业合并中,在计算商誉时,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什么要加上或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 递延所得税也是资产或负债,当然应当计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内。如果你说的是因为免税合并中,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话,理由如下:因为这是一项免税合并,因此并不会改变被投资单位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因此尽管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公允价值列示(因为讨论商誉,这里仅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但是将资产和负债由账面调整到公允后,产生了暂时性差异,这部分应当确认所得税的影响。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同一控制下,资产仍以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列示,不存在账面和公允的问题),子公司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考虑。虽然税法不确认应收账款的预提减值,但是因为子公司也据此确认了递延所得税,因此在应收账款评估增值时也应当考虑账面和公允的差值。如果不考虑原来的坏账准备,那么合并财务报表中由计税基础和不考虑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之间差额计算出的递延所得税金额将不正确。

#财会#合并报表#企业合并#账面价值#商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