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特征 采空区地面塌陷剖面几何理论

2020-09-30知识3

地面塌陷与采空区的探测 地面塌陷是指上覆岩(土2113)层,在自然5261或人为的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4102地面形成陷坑。如果隐伏于1653地下,则称地下陷落。陷落柱是其中的一种,地下空洞是其诱因。岩溶塌陷,主要是石灰岩溶蚀造成空洞形成塌陷。这种塌陷在石灰岩地区面积较大。石灰岩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较低,放射性异常幅度不大,需要仔细研究干扰因素。矿山开采废弃的巷道也能造成地面塌陷。这种塌陷(包括陷落柱在内)都是由空洞或裂隙造成的,对氡的积累和运移有利。因此,用放射性方法可以探测这种空洞或塌陷。(一)采空区探测矿区的采空区是地下空洞的一种,无论是充水或空气都是氡的积累区。氡可以透过盖层垂直迁移到地表形成氡异常。根据韩许恒等人1996年对山西太原-河北旧庄高速公路经过的采煤老窑采空区测量氡气的研究,柏井2号2区采煤区存在大量的地下采空区。采空区长期不用后已被地下水充填,并且采空区程度不同地存在局部塌陷、冒顶和地裂缝。为了公路安全,必须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采空区地表有土壤覆盖。根据煤系地层富含有机质,而有机质的吸附作用会使煤层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较高。因此决定使用测氡的办法寻找采空区的范围。根据采空区分布特点,采用5m×5m的测网进行测量。使用FD-3017。

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特征 采空区地面塌陷剖面几何理论

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特征 三号井始建于1968年,1978年投产使用,开采的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的一1煤层,设计生产能力45×104t,采用竖井水平开拓,回采方式为沿走向长臂双翼回采,采空后的处理采用崩落法。1983年该井田开始对一1煤上覆的二叠系山西组的二1煤进行开采。目前,该井田的一1煤已基本采完,仅剩下少数巷道煤柱(保安煤柱)储量,二1煤为现在主采层位。据此可以认为,三号井田现属于二次采动类型,采空区分布如图3.3所示。图3.3 采空区分布图由于开采历史较长,该井田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塌陷问题,给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2005年前后郑州市矿务局组织工程技术力量在磨盘山一带的12090、14090采区(即2004年以前的采空区)进行了较彻底的土地整理平复工作,掩埋了先前地面形变的痕迹。然而,2007年本项目组野外调查发现,该井田沉降塌陷仍继续发育,已平复的土地又出现新的裂缝、塌坑。现场调查资料表明,到2007年为止,三号井田采空区仍对地面变形有明显影响。由地面变形展示图可以看出(图3.4,图3.5):1)目前沉降塌陷区涉及的范围为东经113°04'32.3″~113°05'47.9″,北纬34°43'27.7″~34°43'56.6″,东西总长度约2km,南北总宽度0.8km,所处位置与三号井田。

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特征 采空区地面塌陷剖面几何理论

地面塌陷与采空区的探测 地面塌陷是指上覆岩层,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作用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陷坑。如果陷伏于地下,则称为陷落。陷落柱是其中的一种,地下空洞是其诱因。。

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的特征 采空区地面塌陷剖面几何理论

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造成的危害 (1)对农田的破坏二1煤现有采空区在荆枝沟、磨盘山、曹家洼一带,为黄土丘陵地带,这一地带除散布若干村落外,梯田鳞次栉比,沟谷发育。采空区的地面沉降、塌陷虽较严重,但与地形相对高差相比较,下沉量还不足以影响宏观的地貌形态,也未形成规模较大的塌坑和积水洼地,地面变形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是民居和农田的破坏。调查表明,磨盘山、曹家洼等近年采空区范围普遍存在地面开裂,不均匀沉降现象,许多梯田田块被裂缝肢解错位,在雨水冲刷、侵蚀作用下,地表落水洞和地下暗道不断发展,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无法进行耕种(图3.6),大量的农田被撂荒,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造成巨大损失。表3.1 大峪沟曹家洼一带塌陷区地裂缝及塌坑调查统计表表3.2 大峪沟磨盘山一带塌陷区地裂缝及塌坑调查统计表注:地裂缝带的统计数据仅指其中最大的一条地裂缝图3.6 磨盘山一带农田开裂情况(2)对建筑物的破坏位于现在采空区的民居、道路、管线在地面沉降、塌陷的影响下,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损害,地裂缝发育,错位较大的地点,房屋倒塌,墙体破损,甚至室内地面被拉裂(图3.7,图3.8),成为危房。致使近些年,迁出的行政村达5个,每年搬迁的居民平均。

地面塌陷发生的机理 (一)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的机理矿山开采一般是在疏干地下水之后,才进行地下的掘进、回采活动,所以,采空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洞巷系统和围岩的结构变化。目前关于采空区围岩破坏和地面塌陷的机理研究有多种理论模式,如拱形冒落理论、悬臂梁理论、岩块碎胀填充理论、冒落岩块铰接理论、砌体梁理论等。这些理论大多数是围绕某种特定的平衡状态而言的。然而,采空区围岩的变形和地面塌陷是一个具有时间特征的动态过程,而且洞室的边界也随掘进、回采的进行不断变化。所以,有必要将上述理论与开采过程相联系,构建四维的(时、空变化的)形成机理。一般来说,矿层开采造成的围岩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掘进和回采的初期,采空区长宽尺寸较小。若长度最大者小于1/4~1/3采深时,顶板覆岩的破坏形式分为三个带,即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带(图5-3)。如前所述,冒落带是洞顶和洞壁上部岩层断裂破坏并垮落的范围,它所形成的崩落物因大小混杂、块体彼此支撑而形成大量空隙,其总体积会比垮落前的原岩增大许多,即出现碎胀现象。如果矿层较薄,采厚小,碎胀的崩落物可能会把冒落带和坑道全部充满。此时,崩落物会对冒落带之上的裂隙带施以一定的支撑力,减小。

您好,矿区采空区塌陷导致地面居民搬迁国家有何相关法律法规或赔偿标准么? 您好!当地应当有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当前在线律师:,咨询律师免费,3~15分钟获得解答!紧急咨询 2位律师回答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专业:刑事辩护 。

采空地面塌陷 (一)霍西煤田区据现场调查,霍西煤田区共发现6处采空塌陷,中型的1处(T5),小型的5处(T1、T2、T3、T4、T6),其形态多呈园形或椭园形,坑口直径1~10m,有的为群集陷坑相连而成的长条形。深均为1~6m间。其中除T4塌陷基本稳定外,其他均稳定,其危害对象是破坏土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距管线距离均大于500m,对管线不构成威胁。各灾害点分布和特征详见图9-8及表9-10。表9-15 泥石流基本要素及易发程度综合评判表表9-16 岩溶塌陷、黄土塌陷等发育特征综合说明表管线在K278~K335区段穿越霍西煤田区,由南往北依次有:霍州煤电集团下属的辛置煤矿、曹村煤矿、梭峪煤矿、李雅庄煤矿;临汾市营的什林煤矿、师庄煤矿、王庄煤矿;灵石县营或集体经营的柏圪塔煤矿、南头沟煤矿、荡荡岭煤矿、西岭沟二坑煤矿、西岭沟煤矿、石林沟煤矿、冯家坛煤矿、马和煤矿、水峪煤矿和南王中煤矿,共17座。其中霍州煤电集团所属各矿年实际生产能力均在100万~250万t之间,其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式综合开采,开采工作面宽120~150m,长1000~1600m,采深400~500m之间,机械化程度高,回采率高,形成的采空区极大,地面变形主要是大面积地面下沉引发的规模较大的地裂缝。目前2号煤已。

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导致房屋开裂 责任方应承担责任,具体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协商不成,可起诉解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不明之处,可电话或当面咨询,孙连波律师将竭诚为你服务。手机:qq:

采空区塌陷 您好,根据您的叙述,按照法律的规定,塌陷的大坑是由谁造成的呢?如果是政府的过失造成的,并且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了,那还应该有其他的赔偿,如果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原因。

#道路塌陷#煤炭#地面塌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