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钢铁剑取代青铜剑,一场“材料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并轨

2020-07-19新闻3

说起冷兵器的发展史,无非就三个阶段,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跃进还好说,很有可能就是古代人在烧火做饭的时候,突然发现用来搭灶台的“石头”熔化了。

然后在冷却后就产生了一坨坚硬的“未知物体”,而且还闪闪发亮十分好看,所以古人便专门找寻这种“石头”用来熔化,继而制造成兵器或者物件的发展历程也就顺理成章。

也就是说,人类之所以能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其实就跟砸在牛顿脑袋上的那颗苹果一样,重点就在于第一块被熔化的“铜矿石”。

从而让古代人脑洞大开,打造出了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从而正式进入了青铜时代。

但是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跃进不一样,在青铜剑大行其道,战场上的士兵有绝大多数都是拿着青铜剑在互砍之时,由“铁”打造的刀剑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就像1990年在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的距今2800年左右的“虢国玉柄铁剑”,若是单纯推算其制作年代,就已经能推算到西周晚期。

而封建时期一直到西汉之前,战场上的冷兵器还依旧是以“青铜”为主要原材料。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铁器早早就已经步入了古代人的视野,为何却在战场上迟迟取代不了“青铜”时代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材料原因,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原因。

材料革命

那么我们先说材料,青铜剑的主要材料是“青铜”,由于其属于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与“纯铜”相比,其具备着强度更高而熔点更低的特性,也就是在800℃左右的炉温下就可以熔化。

青铜时代以“范铸法”为主要制作工艺的技术特色也正因此而形成,因为自然火焰温度一般也就在900℃左右,完全能够实现对青铜的“熔化”。

然后就是用陶泥制作模具,再经过一系列的翻范、合范、浇注、冷却、打磨以后,便可以制作好一把寒光闪闪的青铜剑。

“钢铁剑”则不一样,钢铁剑在古代是由“精铁”打造而成,也就是熟铁,虽说也含有杂质,但是其熔点却更高。这点大家可以参考纯铁那1535℃的熔点。

这也就意味着900℃左右的炉温显然无法熔化“熟铁”,甚至连熔化因为杂质更多而导致熔点更低的“生铁”都难。

那么到这里,也就迎来了一个矛盾,既然当时的炉温无法熔化“铁”,也就没办法用“范铸法”浇铸。那么那柄西周时期的“玉柄铁剑”又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锻造”了,既然无法熔化,那么也就只能用锤子不断的敲打烧红的“生铁”,从而达到精炼和提纯的目的。等其成了“精铁”也就是“熟铁”之时,自然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可塑性。

自然而然也就可以再用锤子将其“锻造”成想要的“造型”了。“玉柄铁剑”也正是因此而来,考古学家们也因此而称之“中华第一剑”。

不过这样做出的武器并不具备什么优异的“硬度”,稍微砍一下可能就卷刃了,故而往往也都被用作于装饰礼器或者农具等方面,而不是用作于战场。

所以,纵然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铁制”冷兵器,可是其却明显不具备战场武器该有的“耐用性”,而且工艺相对“青铜剑”而言还要更为复杂、繁琐,不适合批量化制造。

换言之,钢铁剑取代青铜剑的进程,最起码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完成了“材料革命”,已经能够有效提纯出钢铁剑的原材料“精铁”。

那么剩下的,也就是将“精铁”加工成“钢铁”的进程,也就是文章所要讲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

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古代铸剑师对“风箱”的利用推动了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也是钢铁剑取代青铜剑的主要原因。

但事实上,风箱推动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这一项没错,可若是说其是导致钢铁剑取代青铜剑的主要原因,这就真的不一定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主要原因之一”。

按照《东周列国志》的记载,早在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一种用牛皮制作而成的“风箱”,不过当时还不叫风箱,而是叫“橐”。

那么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出现钢铁剑呢?

大家别忘了,就像开头曾举过的那个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例子,每一项技术的改进和发明,都是需要一个“启发”作为契机的。

而当时有精铁,风箱也有了确实没错,可问题是当时的“精铁剑”明显不具备“青铜剑”那样的硬度。

因为“生铁”虽然熔点比“精铁”低,那也是相对而言,当时的条件很难熔化生铁,即便有了风箱也不行,单纯的锻打又只会让生铁更为精炼,继而形成“精铁”。所以也就给了当时的人一个铁剑太软,一点也好不用的“错觉”。

反观青铜剑,虽然相对要脆,没法做的太长,但是硬啊,而且还容易熔化,那谁还会用精铁制作刀剑啊,典型的吃力不讨好,所以往往都是把生铁随便敲敲就制成了“锄头”等粗制滥造的农具。即便制成“礼器”,也主要是为了好看,而不是好用。

也就是说,当时所差的,其实就是一个将“精铁”转化成“钢铁”的“契机”。这个契机便是西汉时期出来的“百炼钢”锻造工艺。

而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统治者忙着开疆拓土,百姓忙着躲避战乱天灾,属实称得上是百废待兴,钢铁冶炼业的进步自然是极为缓慢。

直到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这才给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然而秦国短命,在到了秦二世胡亥那里就宣告覆灭,又由西汉接替。

汉高祖刘邦不一样啊,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了“统治思想”,采用了道家黄老学说中的“无为而治”体系,以无为化有为,对百姓的干预极少。

冶铁术等民间手工业也正是于此时才算是真正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那么大家说,冶铁业发展的高峰期来了,是不是就像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一样,因此而衍生的附属行业也就多了?

很显然,正是如此,冶铁业的发展高速发展势必就会催生出一大批的“铁匠铺”,以及一大批的“铁匠学徒”。

学徒起初无法熟练掌握打铁技巧,自然就得练习,然后熟能生巧,这个没错吧?

也只有西汉初期那相对安宁的环境,才能让百姓对于“农具”的需求量增加,铁的消耗量自然也就上去了,铁匠铺里最多的也势必就会是“生铁”。

那么教导“徒弟”之时,最好的“教材”自然莫过于“生铁”了,给徒弟一块生铁,然后拿去“锤去吧”,锤到“一滩泥”为止。第一个发现“百炼钢”的人,心理估计就是这么想的。

但就是在学徒每天敲打一块“生铁”练习手艺的过程中,要么是老师傅,要么是学徒自己发现了“生铁”在不断的锤炼之后,并没有跟预想中的那样继续软下去,而是越变越硬了。

即所谓的“物极必反”之说,起初“生铁”变软是因为杂质少了,成了“精铁”,也就是更加接近“纯铁”,但是在杂质去除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炭火中的“碳元素”又再次渗入了“精铁”当中,也就形成了“渗碳钢”。

可这个理论当时并没有知道,古人哪里会明白什么叫“渗碳钢”或者“高碳钢”,只能是通过无意间的发现来推动一次次的技术革新。

否则我是再也想不到还有谁会一锤又一锤的去捶打当时除了制作农具以及“礼器”以外根本没什么实际价值的“生铁”。也唯有“铁匠学徒”以及一些实在无聊的闲人,才会在老师傅的指令下,一遍又一遍的用锤子捶打“生铁”。

经过反复折叠锻打的“百炼钢”也就因此而诞生。并因此成就了“汉剑”以及“环首刀”等在坚硬度以及韧性方面都远超青铜剑,且极具跨时代意义的刀剑。

结束语

简而言之,钢铁剑取代青铜剑的过程,其实就跟青铜时代取代石器时代的性质一样,都是在一次次的偶然发现中获得了启发。从而顺理成章的演变成了技术层面上的革新。

只不过青铜跟“铁”一样,都是金属,古人能从“石头”中提炼出铜,自然也能从石头中提炼出铁,而铁在起初由于没法熔化,提炼后也比“青铜”的物理特性软,没变法应用在战场之上。

故而这才导致了“精铁”虽然早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却始终只是停留在锻造农具的层面。根本没有谁会考虑将生铁用锤子捶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非但不会更软,反而会更加的硬和坚韧。

之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战争对武器的需求导致“批量化”制作武器的需求大增,“青铜剑”可用“范铸法”的特性自然让百姓再次忽略了“铁”。

炉温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有了风箱,但问题是熔炼一块生铁的时间别人都能熔炼多少“青铜”了?百姓吃饱都难,哪里有功夫就盯着炉子等“生铁熔化”。

所以,到了西汉时期以后,由于有了安稳的生产环境,“精铁”所带来的“材料革命”以及由“百炼钢”锻造工艺所带来的技术革命这才正式在冷兵器的发展史上完成了“并轨”,催生出了汉剑以及“环首刀”等世界闻名的“钢铁制”冷兵器,并逐渐取代了战场上青铜剑的地位。

【end】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