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连续固溶体电负性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的 区别

2020-09-30知识7

影响置换式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1.原子半径2113,溶剂与溶质原子半径差与溶剂原5261子半径比越4102小,溶质原子融入越多2.晶体结构1653,组元间晶体结构越相近,固溶体溶解度越大3.电负性差,电负性差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4.电子浓度,以Au,Cu,Ag为例,溶质原子价越高,在其中溶解度越小

连续固溶体电负性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的 区别

固溶体的分类 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1、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当溶剂和溶质原子直径相差。

连续固溶体电负性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的 区别

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 1、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上的区别:(1)间隙固溶体在微观角度溶质原子是不均匀分布的,溶质原子往往倾向于短程有序排列或形成同类原子的团簇。异类原子可以。

连续固溶体电负性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的 区别

影响置换式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1.原子半径,溶剂与溶质原子半径差与溶剂原子半径比越小,溶质原子融入越多2.晶体结构,组元间晶体结构越相近,固溶体溶解度越大3.电负性差,电负性差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

固溶体主要有哪两种?它们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①原子或离子尺寸的影响:{当Δr=(r1-r2/r1)时,溶质知与溶剂之间可以形成连续固溶体.这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当Δr=15%~30%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只能形成有限型固溶道体;当Δr>30%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很难形成固溶体或不能形成固溶体,而容易形成中间相或化合物.因此,Δr愈大,则溶解度愈小.}②晶体结构类型的影响:(若溶质与溶剂晶体结构类型相同,这也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两种结构相同和Δr时才是内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充分必要条件.)③离子类型和键性:(离子类型是指离子外层的离子构型,相互置换的离子类型相同,容易形成固溶体.化学性质相近,即取代前后离子周围离子间键性相近,容易形成固溶体.电负性差值小形成固溶体,电负性差值大形成化合容物.)④电价因素:(形成固溶体时,离子间可以等价置换也可以不等价置换.为了保持电中性,不等价置换不易形成连续固溶体.电价相同形成连续固溶体.)⑤场强因素

Cr 和V 为什么与α-Fe形成无限固溶体? Cr半径和Fe差不多还可以理解,V半径太大了. 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不只是原子半径,还有电负性,晶体结构和原子价.Cr,V和α-Fe三个,都是体心立方堆积的.Co的半径和Fe更接近,但是却不能和α-Fe形成无限固溶体.那是因为Co不是体心立方.V和Fe的半径虽有不同,但相差在6.5%内,不是特别大,所以是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另外他们的电负性类似,V也有着和Fe,Cr的原子价,所以能形成无限固溶体.这不违反常理.要知道的是,原子半径不是产生无限固溶体的的唯一因素.当然相差过大的,是一定不行.这里面讲的很详细.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的 区别 置换固溶体与 间隙固溶体 的区别: 1、溶质直径:当溶剂和溶质原子直径相差不大,一般在15%以内时,易于形成置换固溶体;区别:溶质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

#铁素体#原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