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14.特:只。恃:依赖,依靠15.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断句、标点各1分)16.C17.①太守住在最靠近终南山的地方,却不能观山,这于情理不合;筑台是为了观山。②太守认为此处一定有奇异的地方(“是必有异”),所以在此筑台。18.先由此台说起:此处荒芜时,无人知道日后会筑台;筑台之后是否荒芜也不得而知。(1分)再由此展开:台的四周曾有历代的宏伟宫殿,如今却成了断壁残垣。(1分)最后得出结论:人事如台,其得失成毁确实难以料定;(1分)如果有人想借此炫耀以求满足,那就太过分了。(1分)19.两文均采用了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1分)前者借筑台一事阐发事理,后者就一次失败的游历感悟人生;(1分)叙事为作文缘起,为议论作依据、作铺垫;(1分)为文的重心在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1分)【解析】14.试题分析:理解文言实词应结合其语境考虑,“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的意思是“岂只超过土台一百倍呢”;“不足恃以长久”的意思是“这座土台尚且不能凭着他的坚固与长久保留下来”。因此可以推断“特”与“恃”的意思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试题分析。
五行大林木是什么意思
凌虚台记的作品原文 凌虚台记国1于南山2之下,宜若起居3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4山者,莫近于5扶风6。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7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8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9杖履10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11如人之旅行12于墙外而见其髻13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14不知15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16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17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18,狐虺19之所窜伏20。方是时,岂21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22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23之祈年、橐泉24也,其南则汉武25之长杨、五柞26,而其北则隋之仁寿27,唐之九成28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29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30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31此台欤!夫台犹32不足恃以长久,而33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34欲以35。
深圳美丝秀会所有什么服务
求凌虚台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凌虚台记 作者: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1)。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2);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3)。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4)。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5)。此凌虚之所为筑也(6)。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7)。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意思是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
苏轼《凌虚台记》中“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的翻译 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 什么意思 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凌虚台记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盘而上。。。。。的全文翻译和赏析 原文: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