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难封的李广,是西汉名将,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一生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在人们的心目中,李广是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的代表。但事实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征战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场仗,他勇猛无双,令匈奴闻风丧胆。他还是经历文帝、景帝、武帝的三朝元老,可就是一直没有封侯。
据史载,李广还是有过封侯的机会的,结果都因各种原因错失掉了。比如:李广任骁骑都尉时,曾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兵讨伐吴楚七国之乱的叛军。在那场战役中,李广夺取了叛军的帅旗,名声大震。回朝后,本应论功封赏,但由于李广私自收受梁王刘武授予他的将军印,而被景帝取消了封赏。
还有,在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李广出兵雁门关,中匈奴埋伏而被俘。其后他虽奋力逃脱,收集残部返回京师,但因部队伤亡太大,自己又被活捉,按律当判斩首,后来汉武帝开恩将其贬为平民。
再有,在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李广再次被任命为后将军,出兵抗击匈奴。当时,很多统兵将领都立下了战功而被封侯,李广却再次无功而返。
再再有,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李广与张骞一同出兵匈奴。李广的部队被匈奴兵围困,与匈奴兵激战之后,死伤惨重。这时张骞的救兵才赶到,协助他击退了匈奴部队。此次出击,李广所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张骞责任最大,获罪贬为平民;李广被判功过相抵,也没有得到封赏。
最后,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李广在多次请命出征之后,终于被汉武帝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兵匈奴。后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在汉武帝时期,论赏封侯实行的是绩效考核,标准之一是斩获敌首上千,李广却未能达到这一标准。而与他同时期的卫青、霍去病,同样出征匈奴,却多次斩获敌首数千以至上万;同样带兵经过雁门关,却没有像李广一样中敌人埋伏损兵折将,而是领兵有方,取得优势。据统计,卫青一生七次出征匈奴,一共斩获首虏五万多级;霍去病四次出征匈奴,斩获首虏超过十一万级。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李广的战绩都不能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
其实最终不能让李广封侯的问题不是他取的绩效如何,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他爱逞匹夫之勇。
李广虽然武艺、射艺超群,英勇过人,却容易冲动,爱逞匹夫之勇,加之少谋略,所以一对多的格斗能占上风,带兵作战却没有章法,治军能力不强。汉景帝时的典属国公孙昆邪曾称赞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然而紧接着的评价却是“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李广经常一个人冲上去与敌军拼杀。这样的作战方式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固然可取,但成为将军后,倘若还置大军于不顾,自己奋勇杀敌,便难免落败。
二是,他胸襟气度不足。
有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李广心胸狭窄。李广被贬为平民的两年间,一天夜里,他与随从骑马外出,回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上前呵斥,不让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便说:“这是前任将军李广。”霸陵亭尉则说:“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能在夜间通过!”之后扣留了李广。后来,李广被起用,便找机会把这个亭尉杀了。他胸襟气度不足,就造成了人生格局的狭小,这也是阻碍了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以说,李广难封,他不是时运不济,也不是怀才不遇,他的一切境遇都是他的性格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