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的解释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像恒河沙数 金刚经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
须菩提与世尊之间两问两答的差异若何? 对同一个问题,第一次答得十分干脆利落: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第二次好像有点吞吐: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金刚经所有内容,解答了“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问题。第一次答,是从相论层次。第二次答,是从法论层次。由此引申出空的理念。在这两次答中,都避开了“云何应住?只解答了“云何降伏其心?而在经文最后,在没有第三次问的情况下说了“云何应住?为什么呢?以我个人水平浅释,相论不能解答“云何应住?法论也不能解答“云何应住?只有相与法全论才能圆满解决。个人认为,这是两问两答的差异所在。
经书中的\ 指良家之男2113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5261经典中对4102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1653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