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壳的构成2113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5261: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4102主,平均化学组1653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地壳(qiào)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壳与地幔的界面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扩展资料:地壳的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也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例如,大地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开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我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
为什么碱金属普通氧化物颜色逐渐加深? 用离子极化解释正好相反 1、O22-体积很大,阳离子体积大的话,晶格能也大,比较稳定2、同样是带一个正电荷,碱金属离子体积增大,电荷得到分散,极化能力减小,有利于O22-的稳定存在3、碱金属有很多相似的性质:它们都是银白色的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密度小,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标准状况下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它们易失去价电子形成带+1电荷的阳离子;它们质地软,可以用刀切开,露出银白色的切面;由于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切面很快便失去光泽。由于碱金属化学性质都很活泼,一般将它们放在矿物油中或封在稀有气体中保存,以防止与空气或水发生反应。在自然界中,碱金属只在盐中发现,从不以单质形式存在。碱金属都能和水发生激烈的反应,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物,并随相对原子质量增大反应能力越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按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的比率划分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亦称大量养分(macronutrien)、宏量元素。是指水培时的培养液中必须供应的数量较大的元素而言。其中钙、镁、钾、氮、硫和磷等的盐类,每升中的含量分别以0.2—1.0克左右为适宜。相反,很久以来就已经知道铁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其浓度保持在数十万分之一即足。另外,由于药品的精制与水培技术的进步,又相继确定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361303636了一些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锌、锰、铜、硼、钼等,其适宜的浓度为数百万分之一左右。铁及铁以下各种元素称为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或微量养分(micronutrien)。大量元素一般是指“氮磷钾”,植物生长必须的三大元素。比如:“美艳钾”内含的“氧化钾、硝态氮、氧化磷”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三大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
宇宙里所有元素从何而来? 在地球上,人类发现了94种天然元素,但在宇宙的一开始并没有这多种元素。在宇宙诞生之后的最初时间,宇宙经历了持续时间极为短暂的太初核合成过程,由此产生了质量分数约为75%的氢和25%的氦,此外还包含极少的锂和铍,其他更重元素的形成都与恒星有关。在宇宙大爆炸数亿年之后,弥漫在宇宙中的氢和氦通过引力坍缩作用开始形成恒星。由于早期宇宙中的物质密度较大,最初形成的恒星很多都是质量超过太阳上百倍的大质量恒星。在这些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区域,核聚变反应可以不断产生重元素,直到聚变出铁(第26号元素)为止。由于铁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高,使其发生核聚变反应所需的能量超过了反应本身所能释放出的能量,所以恒星核心区域的核反应将会到此为止。失去辐射压的大质量恒星将会发生强烈的引力坍缩,最终引发超新星爆发。在超新星爆发的极端高温高压状态下,通过快中子捕获过程(r-过程),铁将会聚变出更重的元素,可以产生一直到第94号元素—钚。此外,宇宙中产生重元素的过程还包括双中子星合并,以及黑洞吞噬中子星等高能宇宙事件。不过,在太初核合成之后形成的重元素很少,氢和氦仍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直到宇宙诞生138亿年后的今天,氢和氦的质量总共占到了。
首先求证这份讣告的真伪,然后来问一个地学板块的如何评价吧:如何评价高山院士? 有问题,上知乎。知乎,可信赖的问答社区,以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为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和友善的社区氛围,结构化、易获得的优质内容,基于问答的内容生产。
稀土资源的世界分布和中国的分布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丰度并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虽然稀土的绝对量很大,但就目前为止能真正成为可开采的稀土矿并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
纯净水和天然泉水有区别吗?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是怎么测得的?
各种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排名是怎么测定的? 1、地壳元素丰度的确定。克拉克最早开始计算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他采用包括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广义地壳。它们的质量比分别是93%、7%、0.03%。因而他得到的地壳平均化学成分,实际上是这三个地圈化学组成的综合。自从克拉克首次发表了地壳元素丰度值后,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比较简便的计算,并将结果与克拉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以论证其方法的可靠性。2、戈尔德施密特采用了一种很有趣的简洁办法来检验克拉克的数据。在挪威南部古老片麻岩地区,有一种分布很广的冰川泥。他认为,这种冰川粘土可作为大面积分布的结晶岩石的平均化学成分。他选取了77个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克拉克的5159个样品结果除了CaO和Na2O偏低外,其余都很接近。Na2O和CaO含量偏低是因水合作用和溶解作用导致Na和Ca的淋失。维诺格拉多夫于1949年发表了地壳元素丰度数据。他是根据粘土和页岩的平均化学成分求得的。他发现,这种平均化学成分与克拉克的丰度值很相似。1962年,维诺格拉多夫又发表了他用两份酸性岩和一份基性岩的平均化学组成算得的地壳元素丰度值。这些丰度值对他1949年发表的丰度数据,已作了较大的修改。从现代地壳结构模型来看,维诺格拉多夫取酸性岩和基性岩的质量比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