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与《墨池记》文中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书法有故事 张芝临池

2020-09-30知识3

古代书法家练字,其中有一位书法家在自家门前挖了一个洗砚池。"临池"就来自他的故事。这位书法家是谁? 临池的典故和汉代书法家张芝有关。说的是张芝在水池旁边练习写字,经常用池水洗砚台,使一池子的水都变黑了。后来人们就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希望能帮到你。

临池而学指的是哪位书法家 张芝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张芝?约190至193年),字伯莫,敦煌酒泉人。他敢于创新,省略章草的繁难之处,在运笔上使用了流利的笔锋,显示出的奋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 的常规,从而创造了“今草”这种书法体。今草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后世将张芝列为“草圣”。连后世“书圣”王羲之也说自己的草书不如张芝。可惜,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张芝比王羲之临池早,你说是谁临池?

与《墨池记》文中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B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是什么意思 2113学习书法谓“临池”。晋卫恒《四体书5261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4102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1653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唐刘梦得《酬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会官奴。“临池”这个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一有时间就揣摩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为如此,后人称之为“书圣”。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他练习书法与常人不同,在家中的衣帛上朝廷反复书写,书写完了以后,再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的《墨池记》里就有。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个典故是指哪位书法名家?

读临池学书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读临池学书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凡事要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可能,要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临池”这个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书法#书法#张芝#王羲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