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简述植物对硝态氮的同化过程

2020-09-30知识9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简述植物对硝态氮的同化过程

试述微生物与自然界氮素循环的关系。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能产生氮元素,植物吸收氮元素。产生有机物。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简述植物对硝态氮的同化过程

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二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三是起电化学作用(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有些大量元素具备上述二或三个作用,大多数微量元素只具有酶促作用。1 \\*GB4 一.大量元素1、氮:含量:一般只占干物重的1.0%~2.0%,较C、H、O低,但居其它元素之首。利用形式:植物所利用的氮素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NH)硝态氮(NO),也可吸收有机态氮,如尿素[Co(NH2)2]等。生理作用:A、结构元素:=1 \\*GB3 ①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而细胞质、细胞核和酶都含有蛋白质,所以氮是它们的组成部分;2 \\*GB3 ②核酸(碱基)、磷脂(胆碱)、叶绿素(含一个氢原子吡咯环)等化合物中都含有氮;3 \\*GB3 ③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和激动素)、维生素(如B1、B2、B6等)和生物碱等也含有氮素。可见氮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占首要地位的元素,故又称为生命元素。B、参与能量代谢:即参与ADP、ATP、COA、COQ、FNDV(核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核苷酸)、NAD、NADP、铁卟啉等物质组成。氮素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植物体内可以。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简述植物对硝态氮的同化过程

植物生理学的几个问题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一)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不成比例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过去认为植物吸收矿质是被水分带入植物体的.按照这种见解,水分和盐分进入植物体的数量,应该是成正比例的.但后.

请问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施肥有什么关系? 土壤的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和保蓄能力。土壤的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作物养分的能力。一种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与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质地较黏重、有机质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施入的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施肥后见效也慢;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施入的硫酸铵、尿素、氯化钾等速效性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虽然供肥性好,但无后劲,结果“发小苗、不发老苗”,作物产量也较低。因此,保肥、供肥能力不同的土壤,施肥上应有区别。保肥力差的砂性土壤和有机肥含量少的土壤,除基肥中多施有机肥料外,施用化肥要“少量多次”,以免一次用量过多引起“烧苗”和养分流失,并防止后期脱肥引起的早衰;对保肥性能较好的黏性土壤,或有机质多的土壤,因保肥性好,化肥一次用量多一些,也不致造成“烧苗”或养分流失,但这种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在作物生长前期,应施种肥或早期追肥,以促进早发,生长中、后期应控制氮肥用量,以免引起作物贪青或疯长,造成减产。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指含量占2113生物总重量万分5261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4102H、O、N、P、S、K、Ca、Mg等。其中1653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亦称大量养分(macronutrien)、宏量元素。是指 水培时的培养液中必须供应的数量较大的元素而言。其中钙、镁、钾、氮、硫和磷等的 盐类,每升中的含量分别以0.2—1.0克左右为适宜。相反,很久以来就已经知道铁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其浓度保持在数十万分之一即足。另外,由于药品的精制与 水培技术的进步,又相继确定了一些不可缺少的元素,如 锌、锰、铜、硼、钼等,其适宜的浓度为数百万分之一左右。铁及铁以下各种元素称为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或微量养分(micronutrien)。大量元素一般是指“氮磷钾”,植物生长必须的三大元素。比如:“美艳钾”内含的“氧化钾、硝态氮、氧化磷”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三大元素。

水稻施肥技术(一).一、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锰、铜、钼、硼及硅。碳、氢、氧在植物体组成中占绝大多数,是水稻淀粉、脂肪、有机酸、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它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般不需要另外补充。氮、磷、钾三元素是水稻需要量大,单纯依靠土壤供给,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另外施用,所以又叫肥料三要素。对其他元素需要量有多有少,一般土壤中的含量基本能满足,但随着高产品种的种植,氮、磷、钾施用量增加,水稻微量元素缺乏症也日益增多。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分别为1.5或1.9千克、0.18或3.82千克,大致比例为2:1:3。由于其中不包括根的吸收和水稻收获前地上部分中的一些养分及落叶等已损失的部分,所以实际水稻吸肥总量应高于此值。而且随着品种、气候、土壤和施肥技术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特别是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吸收量的差异十分显著,通常是随着生育时期从秧苗到成熟期的过程中,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呈正态分布。二、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是什么?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

#水稻品种#土壤分类#土壤结构#植物#水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